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重磅推出>>正文内容
嘉靖帝和他的锦衣卫:用铁血政策来巩固皇权 >> 阅读

嘉靖帝和他的锦衣卫:用铁血政策来巩固皇权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很快,一支训练有素、规模庞大的锦衣卫行刑队便蜂拥而至,134人被集体廷杖,左顺门前顿时哀号阵阵,血迹斑斑,其中16人当场被活活打死,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血溅左顺门”事件,也是明朝历史上最严重的廷杖事件。这次事件的结果是锦衣卫的板子打烂了朝臣们的面子,也让他们终于明白了朝堂上谁才是老大的事实。虽说嘉靖帝再次取得了胜利,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将自己父亲追尊为皇帝的愿望,可也从此伤透了心,他觉得大臣们的愚顽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当然,可能大臣们也是这么想他的),便从此疏远群臣,除了嘉靖二十九年召见一次,以后更无召见之事,直到他去世,四十多年里没有露面。正所谓“帘远堂高,君门万里”。
 
说句公道话,深居大内的嘉靖帝,除了炼制丹药外,也是会办公的。虽说避见朝臣,却并不能说不理朝政,奏折他会看,也是要批的。明朝庞大的官僚机构体系,稳定成熟也相对独立,即使皇上不上朝,也能够确保帝国的正常运转。公干的事,他可以通过奏折了解,加上有锦衣卫这样的大内密探“辅助”,大臣们私下做什么,他也了然于胸。因此,即使不上朝,他依然算得上“勤政”,大臣们犯了错,屁股还是照打不误,而且打得频繁,严得苛刻。军事方面,大总督翟鹏、蓟州巡抚硃方,以“撤防过早,指挥失误”罪,打!大总督郭宗皋、大同巡抚陈燿,以“寇入大同,抗敌不力”罪,打!司法方面,刑部侍郎彭黯、左都御史屠侨、大理卿沈良才等,因建议丁汝夔案件应“狱缓”处理,以“妄言论政,忤逆圣意”罪,打!吏治方面,戎政侍郎蒋应奎、左通政唐国相两人,以“子弟冒功,徇情枉法”罪,打!这其中,蓟州巡抚硃方和大同巡抚陈燿,大概没做过京官,没见过廷杖的阵势,连惊带怕,竟“毙于杖下”。而其他那些见怪不怪的京官,就显得要皮实许多,虽说死不了,可屈辱却少不了,这廷杖的罪刚受完,皇帝就马上下令,要他们拖着红肿的屁股,赶紧上班。有一年的正旦朝贺,不知何故,又迁怒于六科给事中张思静等,于是,刚才还衣冠楚楚的朝廷大员,连朝服都没脱,就被一帮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按在殿前的地上行杖。
 
史书上说,嘉靖帝主政的“四十余年间,杖杀朝士,倍蓰前代”,由此观之,嘉靖帝爱打大臣的屁股,实在有些过分,也难怪“天下莫不骇然”。然而究其原因,除却追求施政效率的牵强理由外,恐怕更多与嘉靖帝个人的心理偏拗有关。在他十几岁的性格发育成熟期,一些特殊政治事件的刺激,使他对文臣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偏见,终其一生,他都在与大臣们的对抗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愤怒。
 
 
嘉靖帝倚重锦衣卫,还与一个人密切相关,那就是陆炳。陆炳是嘉靖帝奶娘的儿子,从小和嘉靖帝一起长大。“武健沉鸷,长身火色,行步类鹤”的陆炳,天生异相,勇武有力,机警过人,天生就是当特警的料。而他也并非靠关系升迁,而是靠真才实学博来的。他是嘉靖八年的武进士,授封锦衣副千户。陆炳升迁很快,除了自身优越条件外,也与他们家是锦衣卫世家有关,他的父亲陆松官至“后府都督佥事”,因此按照当时的规定,在他父亲去世后,世袭“指挥佥事”一职,又很快升任为指挥使,“掌南镇抚事”。嘉靖十八年,在随嘉靖帝南巡时,有一天行宫突然失火,他冒死将嘉靖帝救出,并因此深得宠幸,擢为都指挥同知,掌锦衣卫事。
 
陆炳好财,而且敛财“有道”,曾笼络凶豪恶吏为爪牙,侦知民间富人有小过,即收捕并没收其财富,积资数百万,营造别宅十余所,庄田遍四方。陆炳善聚财可也会散财,史称“结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除了爱财,陆炳也深得权谋之道,服务皇上的同时,还与当时的内阁大臣关系密切,特别是与严嵩勾结最深。虽说陆炳祸害起政敌来,从不手软,可在嘉靖帝数兴大狱,欲置许多朝臣于死地时,他又会竭力加以保全,而且从未“构陷一人”,因此颇受朝中士大夫的好评。正是他左右逢源,做人做得实在太成功,因此官运也格外亨通。他是明朝唯一一个三公兼三孤(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的得主,人臣能获得的荣耀,几乎都集于他一身。
 
嘉靖帝对于陆炳的宠爱,还有一个事例可以说明。按照当年的规制,每逢上朝时,锦衣卫只有资格站立于大殿的西边。可嘉靖帝却为陆炳破了例,“特命上坐,班二品之末”。当然,嘉靖帝重用陆炳,绝非简单的感情用事。他提高陆炳的地位,其实是在提高锦衣卫的地位。他看重和需要的是锦衣卫的法外势力和特权,并依靠这种恐怖的权力去制衡内阁朝臣和官僚机构,从而巩固皇权,加强统治。
 
当初在整顿锦衣卫时,嘉靖帝曾连续革掉16名锦衣传奉官和15名锦衣旗校,并下旨告诫锦衣卫不要乱来,“惟察不轨、妖言、人命、强盗重事”,其他案件都应交付司法机关处理。可他很快就食言,权力平衡的筹码也很快就发生了倾斜。当已经被革职的锦衣旗校王邦奇,屡次向他奏报,乞请复职时,虽说大臣们都竭力反对—因为这个王邦奇绝非好鸟,是正德朝出了名的“虎狼恶吏”—可嘉靖帝还是让王邦奇复了职。因为他的政治谋略很简单,那就是“凡是大臣反对的,就是他要支持的”。只要能制约朝臣权力的东西,不论是非,也不管好坏,他都会统统接纳。与法治相比,“人治”的最可怕之处,也正在于此。
 
祖宗设置的“三法司”机关,嘉靖帝也视为无物,一切都交付给锦衣卫主管的镇抚司狱办理。为此,大臣略带讽刺地进谏说:“朝廷专任一镇抚,法司可以空曹,刑官为冗员矣。”那么空就空呗,大概只要镇抚司狱里关得满满的,皇帝就已经满意了,心也才能踏实。于是,尽管大臣们一再上奏,要求“东厂勿与朝仪,锦衣卫勿典刑狱”,可锦衣卫官校依然“提人恣如故”,想抓就抓,要打就打,毕竟,嘉靖帝才是大明王朝黑社会的老大。
 
 

共2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05个字符
作者:段战江 来源:《百家讲坛》(蓝版)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