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史海钩沉>>正文内容
权奸康生是如何迎合毛泽东的? >> 阅读

权奸康生是如何迎合毛泽东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诗人,对于所创作的有望传诸后世的作品,素来严谨而看重。康生是中共高层少数几位通晓诗词与书法的领导人,在金石字画的鉴赏和诗词书法的造诣上,虽不如行家里手,却能凭借特有的政治敏感,洞见领袖的心态,对毛泽东诗词及其墨迹的种种做派,真是将政治权谋与艺术欣赏结合得天衣无缝——仿佛是诗家的艺术共鸣,其实乃权臣的机巧逢迎。毛泽东信用其人,固主要在于康生对其政治路线的迎合,而诗词书法则又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介。
 
最初的文字
 
  目前所能见到的康生关于毛泽东诗词及其墨迹的最初的文字,可能是这样一则题记(原文无标点,为引者所加):
 
  1959年10月23日晨八时毛泽东同志寝室开会,见案头有宣纸三叠,墨迹犹新。展视之,乃泽东同志近书词稿三首……今经手书,尤为珍贵,真可谓光腾万丈,笔扫千军矣。自思如能请而得之,加以装潢,传之后世,诚社会主义文坛一大胜事也。会议十二时毕,我乃持此三稿,向泽东同志请曰:“我甚爱此,可否惠我?”泽东接稿,熟视后说:“三词尚未定稿,先拿去看看吧。”我既获许,快甚,持之急出,顿觉中南海之晚秋景色,真“胜似春光”矣。
 
  也许有人会以为这只是不供发表的题记,只是表达康生的内心感受而已。其实不然。在逐渐成为执掌意识形态领域大权的政要之后,康生确实通过种种运作,将毛泽东诗词及其墨迹的发表弄成“社会主义文坛的一大胜事”。
 
  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作于这年6月下旬和7月上旬的《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在与会者中传抄。9月1日,毛泽东致信《诗刊》主编臧克家等人,寄去这两首七律,“如以为可,可上诗刊”,其动因在批判彭德怀:“近日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说人民事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全世界反华反共分子以及我国无产阶级内部,党的内部,过去混进来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投机分子,他们里应外合,一起猖狂进攻……我这两首诗,也是答复那些忘八蛋的。”9月7日,毛泽东就这两首诗的修改致信胡乔木,更明确地指出:“主题为了反右倾鼓干劲的,是为了惩治反党、反总路线、反大跃进、反人民公社的。”康生对这些内情无疑全然知晓,因而对毛泽东欲借助诗词作为政治斗争利器之心态了如指掌。由此可见,这则写于1959年10月下旬的题记,将毛泽东书写自作诗词视为“社会主义文坛一大胜事”,正是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鼓吹个人崇拜的使然。
 
“反修”中述而不作,却另有一功
 
  随着“三面红旗”的式微,毛泽东自60年代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反对赫鲁晓夫的“现代修正主义”(简称“反修”)。康生相机被委以重任,在钓鱼台主持中央写作班子撰写“反修”檄文。毛泽东则以其独特的方式——赋诗填词来表达政治家的诉求,从而形成继30年代中期创作长征诗词之后的第二个创作高峰。通晓诗词的康生于此虽近乎“述而不作”,即另有一功。
 
  1961年10月下旬,郭沫若在观看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赋七律一首,并于11月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毛泽东于11月17日写“一从大地起风雷”的唱和之作。次年1月6日,郭沫若在广州读到康生抄示的和作。毛泽东在唱和相隔整整50天之后,方经由康生抄示郭沫若,可以想见,康生对毛泽东借助一出戏和一首诗来做出一篇“反修”大文章的意图十分明了。毛泽东后来曾公开表示:“郭沫若原诗针对唐僧。应针对白骨精。唐僧是不觉悟的人,被欺骗了。我的和诗是驳郭老的。”得到康生的抄示,郭沫若当天即以毛诗原韵再唱和,以“僧受折磨知悔恨”的诗句表示完全接受毛泽东的批评,并请康生转呈毛泽东。1月12日,毛泽东亲笔致信康生,内中一段是:“八日惠书收到,极高兴。请告郭沫若同志,他的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遗憾的是,康生的信未见披露,故无法知晓这位毛泽东的高级信使究竟在信中说了哪些令毛泽东“极高兴”的话。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377个字符
作者:冯锡刚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