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学人春秋>>正文内容
资中筠:社会把小学生都教成了趋炎附势的人 >> 阅读

资中筠:社会把小学生都教成了趋炎附势的人

作者:郑 文 来源:《老人报》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8日 点击数: ( 字体: )

 
核心揭示:资中筠说:“整个社会系统一方面说要讲道德,一方面把小学生都教成趋炎附势不说真话的人,将来会是什么样?民族的希望只能寄希望于中青年人,希望大家凭良心做事,守住底线,尽量不要同流合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学生在校生活(图片来源:著名摄影家晓庄)
 
 
资中筠(资料图)
 
81岁的资中筠仍然思维清晰,表达通畅。从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退休后,她笔耕不辍,将经历抗战、内战、建国、“反右”、“文革”、改革开放至今的所思所感沉淀下来;又奔走呼告,不断重复启蒙与普世价值等话题,期待中国建立一个更为清明的正义社会。
 
跟那个年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资中筠的思想演变路径“实现自我,失落自我,回归自我”三部曲,折射出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对知识阶层的反复塑造。
 
理想主义者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天津发生水灾,读高小的资中筠随家人避到上海舅舅家,融入一个济济一堂的大家庭。正是豆蔻年华,她躲在阁楼上“如痴如醉”地通读巴金的《家》,为主人公受封建礼教摧残致死而义愤填膺。
 
但“封建礼教”背后也有辐射中国读书人一生的精神传统。资中筠自幼秉承传统家教,熟读《论语》、《孟子》,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自反而缩,千万人吾往矣”等训诲,早就在其精神里扎根。
 
资中筠曾戏称自己这一代受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这令她有幸赶上了公民教育的末班车。自小学的“公民”课起,要学习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观念与行为规范;中学的英文课上则朗诵《独立宣言》。
 
1948年,资中筠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当时清华文科尚未分离出去,资中筠有幸得钱钟书、杨绛等名师授课,后来甚至指导毕业论文。
 
那时适逢国共内战酣热,校园里流行着“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书桌了”这样的热血呼告。而资中筠的父辈人有感于国民政府的腐败,对共产党主政的新政权充满期待。1949年之后,一代人追求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理想得以实现,对未来充满热情。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沸腾的同学们以各种方式献出赤子之心:有人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军;有人写下血书,动员同窗奔赴前线。
 
1949年之前,安于书斋的资中筠本没有参加任何地下党活动,但随后校园里的波澜终于令埋首故纸堆的她,无法安于筹备毕业论文的课业。父亲资耀华衷心拥抱新政权,也劝她“在政治上求进步”。
 
作为班长,资中筠做了几件不逃避、相反还很“进步”的事。先是代表全班向系主任请愿,要求取消毕业论文,让同学们有更多时间投入社会活动。幸好碰了钉子,这竟成“文革”结束前最后一届做论文的文科毕业生。
 
在一个“太阳和国旗一同升起”的清早,资中筠发起全班女生爬到教学楼顶,在红旗下宣誓“把一切献给祖国”。后来,资中筠又在全校大会上表态,坚决服从全国统一的毕业分配。
 
受局势熏陶并沿袭父辈人理想的资中筠,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理想主义的另一端。“在一定情况下,特别是年轻时,总有这么一种追求理想的内心的推动,容易走极端,也促使我后来在愚昧时期愚昧到这样的地步。”
 
与资产阶级父亲脱离关系
 
反帝反封建,打倒国民党与官僚资本主义,追求民主自由,实现现代化发展。欲从战事中解脱、实现国家独立的知识分子与青年人,普遍接受了这一套新颖、完整的思想体系。
 
1949年冬天,清华学生曾到海淀农村参加土改复查。资中筠深为农民的穷困生活状态震惊。书斋生活并未给予她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在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挑动了那根“担当”的神经。资中筠决心以新的意识形态好好改造自己,却料想不到随即而来的“改造”彻底影响了她的生活。
 
毕业后,资中筠被分配到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工作,很快被卷入“三反”、“五反”运动中——任上海银行总经理的父亲资耀华由“民主人士”被打成“大奸商”、“里通外国”。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故意与父母疏远,向组织交出了全部家信,甚至不再来往。想登报申明与资产阶级父亲脱离关系,却未被组织批准,“不符合政策,也解决不了思想问题”。“那时候特别天真,觉得应该表里一致,不能在单位、在机关说划清界线,在家里又和他们聊家长里短、嘘寒问暖……”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