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刊外选稿>>正文内容
英雄笑谈之大汉皇叔刘大耳 >> 阅读

英雄笑谈之大汉皇叔刘大耳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点击数: ( 字体: )
  纵观三国,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抢地盘。在众多闪耀夺目的将星中,我看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每次想到三国人物我都忍不住要崇拜敬佩一个人——曹操。“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是对曹操的评价,说他是能臣,我一千一万个赞同,连曹操自己都说——“若天下无我曹操,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孤。”虽被称为“汉贼”,但事实真如曹操所言,曹操战官渡,平二袁,北伐乌桓,平定凉州。统一北方,三分天下。但说其是奸雄,我却不能苟同。
  而我要说的不是曹操,而是想说——乱世之“奸雄”——刘备。
  首先,我并不看好这个人。无论是武技,兵法,诗词,他没有一样比得上曹操,甚至说他的综合才能都不能拿的上台面。三英站吕布时,刘备处在最外围,他的兵器是最短的,距离吕布却是最远的,我很好奇刘备在干什么,是摇旗呐喊?还是“口遁”给吕布造成心里压力让其不能发挥真正实力以至于落败。如果是后者,也不失为一种克敌制胜的战术,而且我猜大致——无非就是说吕布你爹到底姓啥啊你怎么老换姓氏阿?董卓抢了你老婆你还这么卖力帮他守城你带那是绿帽子吧?不过好像真有可能,吕布之后就战败了,在之后就为了貂蝉杀了董卓。当然这个也可能是巧合。
  其次,作为一个男人,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小时候看着金庸剧长大的男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偶像是个顶天立地的盖世豪杰,最起码是个武功盖世的大英雄吧。而作为《三国演义》这部演绎小说中的第一主角(罗贯中是亲刘派)——刘备,动不动就哭鼻子,失败了就投降,一有事就汗流浃背,一遇敌就找军师,似乎“刘备”只是一个品牌,或者说是一个顶着品牌效应的龙套。这些原因就是我不喜欢刘备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点,刘备真的是仁义为先的人么?我很怀疑这一点。且不说他反手攻击族兄刘璋取益州,单就说对待吕布事件,他刘备就不能称为仁义。白门楼吕布殒命之前,曹操问刘备怎样看待吕布向自己的投诚。刘备说了句“你忘了丁原和董卓了么?”那意思就是说要人不要命,你彪啊?曹操一下就明白了,挥手决定了吕布的命运。其实曹操这个时候也是冲动了,他只想到丁原和董卓是被吕布杀的,他却不想吕布能带来多大的价值。丁原不过是个割据的诸侯,还是个没钱没小弟的;董卓废献帝,玩弄朝政,早已成为众矢之的。此二人死就死了,他们的死是注定的。而曹操不同,不但身份地位不同,军事实力不同,甚至连口碑都不一样。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得吕布对曹操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阿。曹阿瞒被刘大耳就这么简单的忽悠了,而且是被有预谋地忽悠了。早先的时候,吕布射戟辕门,为刘备躲过纪灵一劫,而此时刘大耳丝毫不讲情面地就把吕大恩人给卖了,卖了个身首异处。不过,关于射戟辕门这件事,我决定有很大的水分,我来给各位分析一下。吕布此人确实是三国第一猛将无疑,说到吕布,都会想到他那一手方天画戟使的出神入化神鬼变色,但是从来没说过他的射箭技术如何了得如何神乎其神的。五十丈外,射中方天画戟的尖。先不说射中戟尖有多大难度,就说这五十丈射过去就是个弧度,他得怎么计算摩擦阻力和抛物线弧度啊?“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着!”五十丈外的距离,就算你五点二的眼睛也看不到五十丈外的钢丝吧?配个“叮”的箭尖射中戟尖的声音,再用钢丝拉倒一个普通小兵兵(吕布左右)竖下的方天画戟,这种难度不是很大吧?再说啦,刘备那么有野心的人怎么能将自己兄弟三人的命运交给一个射箭不怎么名扬天下的外人手中呢?答案呼之欲出。
  我看不过刘备的第四个方面就是他那套拉拢人心的手段。刘大耳在拥有自己的地盘之前一直在东奔西跑,投这个奔那个的。每次逃跑都带着手下一杆子小弟,但是小沛逃跑的时候把媳妇儿交给了张飞,白马关关羽被围的时候关羽带着的家眷却是刘备的,这似乎是继承了高祖刘邦每次逃跑必抛弃妻子的传统,不过也是个拉拢兄弟的方式——信任你,没道理。这两个是他的结拜兄弟,他这么用自己老婆拉拢,而对待诸葛亮赵云这种“兄弟”就得用孩子拉拢。白帝城托孤,刘大耳为表自己对孔明的信任,暗示诸葛亮可取阿斗而代之。常坂坡上赵子龙杀七进七出就为他那倒霉孩子,抱到跟前赵云还傻呼的说“刚刚还好好的,此刻却全不见动静了”。说完赶紧解开包袱交给他“主公”,刘大耳接过来看了看原来是睡着啦,但是场面话一定要说:“为你一个倒霉孩子,差点损失我一员‘爱将’”。看看这话说的多漂亮,“爱将”,他啥时候对亲结拜兄弟关羽张飞说过这话啊,那还不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啊?场面话说完之后,就是做个场面动作——“高举过肩,一摔而下”,死巧不巧的扔到赵云怀里。看准了投的不行么?于是赵云以后就直接平步青云,称为刘氏集团的三四五六把手,而且几乎不再领苦差事。这些福利都是阿斗给的啊。要不后来有出“赵子龙截江救阿斗”?你孙尚香想要劫我少主,我以后的福利谁给啊?
  第五点。当然这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所谓“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刘备跟汉高祖一样是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人,刘氏集团经过刘备诸葛亮等领导班子的英明指导下,也是狠狠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但是上层领导在长久时间的安逸享乐也逐渐被资本主义糖衣炮弹逐渐腐化,开始了内部争权夺利的态势——关羽拥兵自重,不听调令。嗯,华容道的作战顺序是刻意安排的——先张飞赵云先锋只摇旗呐喊以作疑兵,最后关羽做主力力求一举秒杀曹操,消灭这汉贼曹操。明知道关羽脸皮薄,欠了人情一定会还,还特意派关羽去杀曹操,这不是明摆着让他去送死么?这种浅显的道理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吧,没有刘备的示意诸葛亮会这么做么?会么?结果,诸葛亮刘大耳先激将,接着逼关羽立军令状,后失败后又说风凉话,最后执意斩首那个没完成军令状的关羽。就在此时千钧一发之刻,刘大耳哭了,哭的稀里哗啦,鼻涕眼泪一抹一大把的,振振有词说到“我们兄弟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要同年同月同日死。军师要斩就一起斩了吧。”那意思就是说我看在兄弟的面子上饶你关羽一面,你以后老老实实跟着我,别不乖哦。自吕布死后,关羽俨然成为第一猛将,为了避免丁原董卓的悲剧再次重演,也为了不失去关羽这超级战斗力,这一出戏演得好啊,演得妙啊。
  最后倒数第二点,“白帝托孤”。这个历史事件标志着刘大耳撒手人圜,帝星陨落。临死前把阿斗托付给诸葛亮,但是刘备托付不说托付,他说“我儿子就拜托你了啊,以后要是有机会你就取代那了我那傻儿子吧。”看这话说的多虚伪啊,自己死了,让自己手下第一谋臣取代自己儿子,这可能么?在那个动乱纷争的时代,在那个三纲五常的时代,在那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时代,知遇之恩当以死相报,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以下犯上么?诸葛亮可能会以下犯上做不忠不义之乱臣贼子么?刘备弥留之际的两句话不但避免了诸葛亮拥兵自重可能以下犯上的可能,还换得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可怜三国第一谋士诸葛孔明就被这么一句话套了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死心塌地玩了命的帮着征这个弄那个的,最后还向天借命以报“先皇的知遇之恩”。
  大体上,我看不惯刘大耳的方面就是这些原因,无论如何,“若穿越,必揍刘”。
  最后一句,算是尾声——也是我最大胆的怀疑。可能是有偏见吧?刘备真的姓“刘”么?从遗传学和基因变异的角度上,汗高祖刘邦虽一脸无赖相,但怎么都不可能变成“垂头大耳,双臂过膝吧”?而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对刘备的介绍都是从讨伐黄巾张角的时候头一次出现而且还自爆家门——自称“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是自称,真正的贵族会到处吹嘘自己是皇族后裔么?或者有“刘备”这个人也未可知。但如果是被某个“双耳垂肩,双臂过膝”的混混“取而代之”,这个。。。还真是个很大胆的假设。。。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