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学人春秋>>正文内容
民国清华校长谈奉党国命 学生要其下课 >> 阅读

民国清华校长谈奉党国命 学生要其下课

作者:穆 易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0日 点击数: ( 字体: )

 
【导读】吴南轩被驱后,清华学生会不忘开他玩笑,刊登广告:吴南轩先生鉴:台端不告离校,许多手续尚未办清,如台端亲手向本校图书馆借阅的初刊珍本附图的《金瓶梅》全套,迄今尚未归还,望即来校清理。
 
 
  
吴南轩应当是清华大学校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校长了——仅仅三个月。虽只有三个月,闹出的动静却很不小。又是对抗教授,又是忙着调换人马,甚至在学生驱赶下跑到校外租房“办公”……吴南轩是政府任命,财权、人权在握,可怎么就落到了这步田地?这其中缘由,说来很多,颇难一一缕述。这里,笔者只想撷取有关其任职过程的几点花絮,试图让人们见出部分缘由,亦可借此窥见当时高等教育中的些许风貌。
 
 
吴南轩的前任,准确地说是“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罗家伦。(罗家伦辞职后,阎锡山曾派来一名乔万选者为校长。可遭到教授们及学生们抵制。据冯友兰回忆:“他(乔万选)上任来了,一到大门口,就被学生挡驾,只得扫兴而归。”罗家伦在清华,做出了许多贡献,可大约因为年轻(任职时31岁),行事有些严厉,遭到一些学生反对,教师中也有反响。罗家伦自觉自行辞职了之。
 
1931年4月,南京政府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将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副教育主任吴南轩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有人形容为“超擢”)吴南轩应当为南京政府信任的人物无疑,可是他的到来,却惹起了一轮又一轮风波,这也许是南京政府未能预料的。据亲历此事的冯友兰回忆:“大概南京的人和吴南轩本人都以为原先罗家伦能顺利地接收了清华,吴南轩为什么不可以。”现在有什么不同呢?“在1928年,国民政府的北伐,是受到人民拥护的,罗家伦是乘北伐之余威,打着革命的旗帜,进入清华的。罗家伦本人在当时的学术界和教育界是后进,不能说有什么威信,但是作为五四运动的一个学生领袖,他还不失为一个全国皆知的名人。可是1933年(按:这里冯友兰误记了,应当是1931年)就不同了……北伐的余威没有了,革命的旗帜也不能号召了。而吴南轩本人确实是无名之辈,不过他终于来了。”
 
由此看来,当时的大学(更遑论清华大学),校长并非政府支派个谁来都能当的。除去社会各方势力支持,自己的个人声望和学界地位,也非常重要。吴南轩,虽然有美国心理学教育博士学位,可在当时“确实是无名之辈”,来接收清华,资望就欠缺多了。“不过他终于来了。”冯友兰这句话有些意味。因为吴南轩几乎从进清华的那天起,就很不安宁。这是否一种暗示呢?据当时参加吴南轩就职典礼的学生和当时报刊报道,在当天,清华学生就给吴南轩等人上了一课。
 
吴南轩的就职典礼,由国民党中央委员,西山会议派“元老”张继监誓。这位老先生到场,却给吴南轩开了个不大好的头。张继上台后,先大放一通厥词。他说,清华时间上已有二十年了,却没有培养出什么杰出人才。接下来问:试看我们的中央委员中,各部部长中,有哪一个是从清华毕业出来的?这且不算,他还带有挑战性地说:在座各位,如有勇气的,请起来与兄弟讨论一番。
 
不料话音未落,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张人杰立即站了起来。他不卑不亢,向张继提出三点质询:一、此次就职典礼,本校时间定在十时,为何张委员你十时四十五分才到?二、张委员所言人才,不知是按什么标准?如果按学识、专长和成就来说,清华的毕业生中,却不能说没有。张人杰接下来列举了科学、技术、工程,建筑等各方面杰出知名人士的一长串名单,然后说:就连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陵墓的建筑图案,不也是清华毕业生设计的吗?其他如教育界闻人胡适以及南开、燕京两校教授,也多为清华毕业者;(按:胡适此前似与清华无干。当时报刊报道如此。)如果人才是指党棍和政客官僚,清华却没有一个。或许是这一点招致张委员的轻视吧。三、张委员也是人,为什么与你谈话,还需要勇气,难道张委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张人杰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鸣。这掌声,“鼓”得张继满脸通红。可张继倒还是多有历练者,在这样情况下,他立即向学生道歉,承认自己“失言”,给自己寻着一下台的阶梯。
 
 
就职典礼,虽然是张继丢了脸,可也实在给吴南轩进入清华一个不良信号。他在就职典礼上,也给师生们留下不良印象。因为他在讲话中,大谈什么“奉党国命”要“恪遵蒋主席整顿学风的意旨,长治清华”云云。吴南轩此次来清华,自己还带来一位教务长。此人是清华毕业的校友,吴南轩是想通过他来与清华的教授们拉上关系。此时的清华,原校长罗家伦已经离开一段时间,是由校务会议这样一个集体来负责工作的。该校务会议,由校长、秘书长、文、法、理、工四院院长组成。罗家伦离开后,由文学院长冯友兰代理主席。吴南轩进校后,校务会议向他交代了工作,接下来,四个学院院长同时辞职了。显然,大家对南京政府派来的吴南轩表示不满。
 
刚刚进校,这么多院长同时辞职,之后的工作显然难以开展。吴南轩对这四位院长表示挽留,请求务必要予以合作,并马上向四位院长发出聘书。可这几位院长却表示,合作可以,不过照清华以前的办法,院长要经过教授会的提名,请校长召集教授会。假若教授会仍提名我们,大家可以接受聘书,否则不能接受。吴南轩一听,立即坚持说,聘任院长是校长的职权,教授会不能过问。
 
在当时的清华,教授会在学校中有很大的权力,在学生中也有极高的威望。大约吴南轩也听说过这一点。可他觉得,既然自己担任了校长,就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方式行事,所以坚持校长可以不必经过教授会,自行有权聘请。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