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学人春秋>>正文内容
“老运动员”冯友兰历史沉浮的标本意义 >> 阅读

“老运动员”冯友兰历史沉浮的标本意义

作者:施京吾 来源:《同舟共进》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8日 点击数: ( 字体: )

 
 
冯友兰
 
在我相当年轻时,曾与一位年纪相仿的朋友豪情万丈、异想天开地打算写一部儒家思想流变的专著,在提纲中小兄弟俩狂妄地表示:“冯友兰说他对传统理学的继承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从而开创了新理学。那么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是‘照着讲’,也不仅是‘接着讲’,而是‘重新讲’。”——启发来自冯友兰先生,但思想资源却属于五四时期的激进主义思潮;尽管认识到中国文化需要重新诠释,总体上却是持批判乃至否定态度。
 
冯友兰是中国近代以来泰斗级哲学大师。辛亥之变,中国进入现代史纪元,冯友兰恰逢其时,成为现代哲学史上“最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是新理学的创始人、新儒家的开拓者。他最重要的三部哲学著作为《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其中《贞元六书》又由六部哲学著作组成。这三部著作俱为鸿篇巨制,蔚为大观。
 
冯曾自撰一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不仅可以作为他学术思想的注脚,亦是他人生履历的注脚。他经历了1911和1949近代中国的两次重大鼎革,因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卓越成就和极高地位,又让他有了与两个不同时代的政治领袖直接交往的机会。20世纪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使冯友兰在波涛滚滚的历史巨浪中沉浮。他的一生成为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经典写照,具有标本意义。
 
【家学深厚,出类拔萃】
 
冯友兰,字芝生,1895年12月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冯家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由于家学醇厚,冯友兰并未在门馆开蒙读书,接受的是家塾教育,起点就高,加之资质聪慧,自小就奠定深厚国学功底。1904年冯友兰父亲冯台异到湖北的武汉方言学堂任职,举家迁徙。此正值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动荡剧烈,旧学没落,新学兴起,各地纷纷开办新式学堂。在武汉期间,年仅9岁的冯友兰接受的依然是家庭教育,因冯台异任职新式学堂,又将新学堂教育方式带入家门,冯友兰由此打下西学基础。
 
不久,冯台异调任湖北崇阳县知县,成为当地的父母官。1908年冯友兰13岁时,父亲冯台异因病暴卒于崇阳任上,打乱了冯友兰的生活轨迹。他遂回到唐河老家,在继续了两年家塾教育后,15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州公学,接着又考取了武昌中华学校和上海中国公学,这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两所中学。此时,民国纪元已经开始。
 
公学教育以新学为主,这对已拥有深厚国学功底的冯友兰知识结构的调整,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对照西方的逻辑体系,冯友兰对中国文化不断产生新的想法,但中国的教员们却无力解释这些问题。冯友兰遂向其班主任李登辉表示今后要学哲学。学习哲学,在今天不过是一门学科罢了,但在当年,哲学之堂奥深不可测,乃圣贤之学,班主任李登辉当即作出这一判断:“你要当孔夫子呀。”冯友兰心志,堪比鸿鹄。
 
【西行游学,眼界开阔】
 
1915年,20岁的冯友兰从中国公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这是当年中国唯一开设哲学课程的学校。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哲学生涯。
 
当时的北大可谓人文荟萃,各种观念在校园内碰撞激荡,既有坚持守旧的辜鸿铭、黄侃、刘师培,又有崇尚新学的沈尹默兄弟以及马裕藻、钱玄同等。给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的主要业师是马叙伦、陈介石和陈汉章。1916年底,蔡元培被聘为北大校长,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更成北大校风,陈独秀、胡适、梁漱溟等俱成北大名师,这使得冯友兰“觉得心胸一天一天地开朗,眼界一天一天地广阔”。其时,梁漱溟仅比冯友兰大两岁,胡适也不过长冯4岁,虽然胡适并未向他直接传授学业,但治学方式已令冯友兰“面目一新,精神为之一爽”。
 
1918年6月冯友兰北大毕业,回河南做了一年教师。1919年6月,他考取官费留学美国资格,并接受胡适建议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西方哲学。在美求学期间,冯友兰感受最深的,大约是美国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正立足于高度发达的精神文化生活基础之上,因此,他提倡文理并重。
 
冯接触了大量欧美哲学家的原典,更倾心当时风靡一时的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并从柏格森的哲学意图中发现了中国哲学之短:“以‘心’下手研究的人民,一定不知道什么是精密的确定,不知道或然、不能与确然、必然之分别。”在后来的哲学生涯中,他弃心学而拾理学,创建新理学,有为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定义,使之精密化、逻辑化、体系化之意。
 
1923年冯友兰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大学博士学位,8月归国,立刻进入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任文科主任,此后又先后执教中山大学和燕京大学。1928年国民政府将清华学校改建为国立清华大学,任命罗家伦为校长,冯友兰应邀投奔清华任秘书长和哲学教授,与金岳霖、杨振声、陈寅恪并称清华四巨头。年仅33岁的冯友兰开始了他人生最富华章的阶段。
 
进入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校秘书长,意味着冯友兰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于次年完成了《中国哲学史》上卷的写作。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