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民间记忆>>正文内容
曾经沧海难为水:专访林彪女儿林豆豆 >> 阅读

曾经沧海难为水:专访林彪女儿林豆豆

作者:高伐林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8日 点击数: ( 字体: )

   【导读】眉眼脸型都酷肖她那位著名的父亲,但要显得丰腴一点。她上穿一件高领蓝毛衣,下穿一条浅驼色裤子,脸上常挂一丝温和的微笑,但又总透露出几分忧郁的气质。这位元帅之女,遭遇过那么多惊涛骇浪,自杀过三次,“曾经沧海难为水”,她将自己的思绪埋藏于心底深潭,再难喷溅浪花。
 
 
 
林彪的女儿林立衡,人们习惯了叫她“林豆豆”,现在她叫“路漫”——这个名字,总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屈原的那句著名的诗:“路漫漫其修远兮”。
 
  林立衡眉眼脸型都酷肖她那位著名的父亲,但要显得丰腴一点。她上穿一件高领蓝毛衣,下穿一条浅驼色裤子,脸上常挂一丝温和的微笑,但又总透露出几分忧郁的气质。斑白的头发显得稀疏,在一只黑色的发卡管束下向后梳去,在脖子后面扎成一束,正面看去,使她有几分须眉之气。更加强记者这种感觉的,是她说话的不疾不徐,冷静从容,很少提高声调,也不曾发出过开怀朗笑。这位元帅之女,遭遇过那么多惊涛骇浪,自杀过三次,“曾经沧海难为水”,她将自己的思绪埋藏于心底深潭,再难喷溅浪花。
 
  笔者是2005年年底,在北京建国门外的阿文酒家与她见面的。与林立衡在一起的,还有她的干妈王淑媛老太太,她是当年林彪家里的服务员,时年83岁了,正来北京看林彪当年给她的这个干女儿。酒家的杨经理,一位中年精干女性,是林彪的老司机的女儿。记者虽然没有见到阿文酒家的老板文定中,但早就耳闻他是当年林彪的黄埔军校校友,后来作为国民党战犯被关押了二十七年的文强的小儿子。这让人不由得感叹大时代中各色人等命运的颠簸和扭结。【文强(1907—2001),号念观,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他是毛泽东的姑表兄弟,在黄埔军校与林彪同期,与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同班,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以后脱离共产党,成为军统人员、国民党军参谋(中奖军衔)等,淮海战役被俘,1975年3月获得特赦出狱,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专职委员,为促进海两岸的统一做出一定贡献。】
 
挥之不去的“餐馆”谣言
 
媒体和网络上一度汹涌转载武汉一家报纸上的文章,有鼻子有眼地说林立衡在北京开了家饭店。话题很自然就从酒店和媒体说起。林立衡带点无奈地说,有个日本右翼报刊的记者来采访,“不知他是没听懂还是夸张,添油加醋,例如,说我在饭店门口竖了我父亲的巨幅画像,我在那儿成天大宴宾客,还说我告诉他三年之内‘翻案工程’就要成功……这都是没有的事,我根本就没有跟他说过这话。饭店也不是我开的,只不过有时去那儿而已。开业那天来了很多人,什么人都有——估计那时就有人将情况报到上面去了。后来我也就不去那家饭店了。”
 
关于林立衡开饭馆的那篇报道给她造成不小困扰。笔者就听不少人说过:“林彪女儿?不是开饭馆了吗?”林立衡说,后来给那家报纸打了电话说要诉诸法律,但是这个影响造出去,一时又怎么能够澄清得了?
 
类似的不实传闻还不少,这大概是所有名人和名人之后的宿命。林立衡谈到家乡黄冈的一座大桥:“那座桥是陈元特批的,他批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陈、林是一家。’——黄冈姓陈的也多。结果外面就传开了,说是我找陈元批的,我肯定拿了中介费,甚至说我拿了三百万。把我气的!”说到这儿,林立衡少见地微微提高了一点声调。“后来我对他们市里领导面对面澄清:是你们市里去找的人嘛。不是我啊。不过,陈元确实还是看在林家的面子上批的。是林汉雄写了信找的他,林汉雄这个建设部长,也被人家说成‘拿了三百万’,他也气得够呛。他不是‘六四’后就被整下来了嘛,大桥通车的时候,当地领导给我发了请柬,我没有去;可是他们就没给林汉雄发,说是‘忘了’,这大桥好几亿,还是人家给你批的呢!国家给了五个亿,修到一半说不够,又写信找我想向国家要。已经给你照顾了、特批了,你还要!我就没有转这封信。后来他们还是筹集到了资金,最后竣工了。”
 
  笔者顺势问林汉雄现在干什么?林汉雄是林彪的哥哥林育英(化名“张浩”)的儿子,算下来是林立衡的堂兄,还曾与李鹏同一个幼儿园。林立衡说,她这位堂兄,“现在什么都不干,就是打高尔夫球,就是玩。去年(2004年)他75岁的时候,在阜成门外的一家大饭店举行生日聚会,请了八百人,分了两批,还有一些现在在位的领导也去了,他在那儿骂这个骂那个地出气儿。我那次没去,他还不高兴,后来我们又请了他一次……”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内容

本周排行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