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史海钩沉>>正文内容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称祖父当年没说过“联俄容共” >> 阅读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称祖父当年没说过“联俄容共”

作者:颜昌海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0日 点击数: ( 字体: )

分享按钮
 
 
 
孙穗芳对祖父的革命思想颇有研究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据台湾媒体报道,孙中山孙女孙穗芳捐赠孙中山铜像给台湾私立育达商业科技大学,并于2011年1月17日参加捐赠仪式。她在铜像揭幕典礼上发言,指出三民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台湾实行三民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应继续走这条正确的路,学校也要加强并恢复三民主义考试;她还批评大陆造假,指孙中山讲“联俄容共、扶助工农”,她祖父根本没说过这八个字。
 
孙穗芳指出,10年前大陆领导人江泽民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建立在孙中山“联俄容共、扶助工农”和新三民主义的政策下;事后,她还为此写信告诉对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建立在空的、虚无的上面”,她祖父根本没有这些政策。她表示,孙中山或许有“容共”倾向,但没有联俄联共的具体文字和政策,大陆的说法根本是造假。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也是“中华民国一百年”,孙穗芳说,几天后她见马九英总统时,要把这些重要文献和证据献给他。据报道,当日育达商业科技大学校方同时与孙中山纪念馆,在校内推出孙中山墨宝展。
 
外界评论说,一直以来,孙中山就像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全球华人的心,国共两党也都把这面旗帜高高举起。对于孙中山一手创立的中国国民党来说,高举起这面旗帜天经地义。而对于政治理念与孙中山完全相左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就难免使人对其动机和目的产生怀疑。因为,1949 年中共推翻了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不过,大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每逢孙中山先生诞辰或忌日,都会举办纪念活动,而且其规格也越来越高。从毛泽东至今,一代又一代,而孙中山这面旗帜却始终屹立不倒。
 
大陆人对孙中山的记忆是公共设施建筑的名称,如中山公园,中山路等开始的,之后就是从课本上知道了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帝制。然而,辛亥革命却被毛泽东定性为是失败的,资产阶级的,旧的民主革命。所幸是孙中山并没有在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中被打倒,他的巨幅画像还被摆放在天安门广场。
 
大陆领导人曾多次强调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然而,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历史真相的被披露,以及中国大陆人民历史反思的不断深入,大陆领导人的讲话,不断引来了一片质疑之声。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大陆人来说,教科书包含着太多被“强权”所尘封的历史内容,所制造的虚假概念,和一大批中外历史家们的势利和胆怯,造成了历史的误解,继而为制造政治的误解,提供了方便之门。特别是当1949年的胜利者,采取年年讲、月月讲和天天讲的手段,在他的大中小学教科书里,年复一年地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启蒙教育”之后,孙中山曾“联俄联共”并实行“国共合作”,孙中山曾决策“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还用“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代替了他的民族民权民生的“旧三民主义”,而共产党还在孙中山危难之际支援了孙中山和他的国民革命等等这样一些“历史的事实”,也就显得“言之凿凿”。
 
大陆当政者还“逢年过节”都要把孙中山拉到广场上去,偶而也让他跟在马恩列斯的后面“晒晒太阳”;是对台湾和海外频繁地使用孙中山,高唱曾被自己弃之如蔽屣的“民族主义”。在一个“只准许自己说谎、却绝不容许别人说话”的时代,一个完全违背了历史事实的历史性误解——“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过”,便理所当然地、顺理成章地被制造出来了。
 
其实,孙中山和共产党的真实关系,是水火难容的。孙中山有三民主义,而共产党要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孙中山有一个革命建国的思想理论,就是三民主义。而共产党的“革命建国”的思想理论,却是马列主义。显然,这个事实,不需要证明,因为人尽皆知。但孰是孰非,谁为进步、谁为倒退,还是有必要作一个极简单的比较。
 
在孙中山数十万字阐述三民主义理论的著述中,其对自己的理论进行过最简单明了之概括的,就是他在 1923年11月所写的“中国革命史”,曾对三民主义的理论作过一个简要概括和介绍。在这篇文章里,孙中山是这样地论述他的民族主义的。他说:“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生活在、又革命在晚清时代的孙中山,如此地提出了他的民族主义理论,当然是正确的。因为,晚清时代的中国,外有东西方列强的欺凌;内有满清一族的专制统治和满清贵族对汉民族的歧视和欺辱。
 
辛亥革命的确成功了五族共和──国内种族平等。生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人对于这个问题不会惹起多大注意。人们总有一种不良的习惯:过去了,便遗忘。彼时的孙中山,坚持继承中华先人所留下的好江山和好文化,吸收世界之好文明,对外求中华民族之独立地位,对内求各民族平等相待。而对于那个不知道杀了多少革命党的满清的遗民,也绝不还以报复。这该是何等高尚的民族情怀!难怪大陆的大型历史剧《走向共和》,都称赞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是历史上少有的革命”!因为,孙中山的革命成功后,既不镇压反革命,又不残杀地主富农资本家,更不会发动各种运动来迫害新旧知识分子们。
 
在这篇文章里,孙中山这样地论述他的民权主义。他说,“余之从事革命,以中国非民主不可,其理由有三。……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满洲之入据中国,使中国民族处于被征服之地位,国民之痛,二百六十余年如一日,故君主立宪在他国,君民无甚深之惑感者,犹或可暂安于一时,在中国则必不能行,此自历史事实而首之者也……中国历史上之革命,其混乱时间所以延长者,皆由人各欲帝制自为,遂相争相夺而不已。行民主之制,则争端自绝,此自将来建设而言之者也……。”孙中山在这里噎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一有帝王不平等,二因满族专制统治不平等,三是历史上的造反者都想当皇帝制造不平等,所以,“中国非民主不可”。孙中山指明,他的民权主义“第一就是民主”;第二是民主专制必不可行,也就是“民主专制不并行”,早就预言毛泽东后来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过是“假民主真专制”而已;第三是必须实行民主宪政才能建立一个民主的国家。
 
在这篇文章里,孙中山如此叙述他所要提倡的民生主义。孙中山说,“欧美自机器发明,而贫富不均之现象,随以呈露,横流所激,经济革命之焰,乃较政治革命为尤烈。……故决定以民生主义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同时并行,将一举而成政治之功,兼以塞经济革命之源也。”显然,民生两字,人皆能懂,一目了然。而孙中山“一以民生为社会历史发展之中心”的民生史观,又是十分的正确。特别是孙中山不仅强烈地表示过反对贫富对立,而且也一再地表白过“余之民生主义,绝不是均贫富之主义也”!而他之所以要将民族革命、民权革命和民生革命“并一炉而治之”,是因为,虽然近代欧洲民族独立蔚成风气,民权问题近乎解决,却由于机器发明、生产日盛、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从而造成“经济革命”之焰“较之政治革命为犹烈”,只要民生问题不能解决,则煽动穷人造反的经济革命、即马克思的共产革命,就会象洪水猛兽,吞灭民族革命和民权革命的成果,直至复辟专制而后止。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