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闫沛东”原是逃犯:专家身份该如何认定 >> 阅读
“学者闫沛东”原是逃犯:专家身份该如何认定

在“曹操墓打假”事件中一夜爆红的“专家”闫沛东,最近被爆出是网络通缉犯,引来无数口水和感叹。而就在前不久,这位逃犯“专家”还在接受媒体采访,堂而皇之地出席文化活动。
这是一个骗子横行的时代,也是一个骗子最容易得逞的时代。然而,对骗子的揭露,却总要靠一些偶然的因素。李一、张悟本、闫沛东,远到华南虎事件,近到曹操墓事件,究竟是什么在纵容骗子?是经济的需求、社会的冷漠、还是制度设计的问题?人们又该怎样辨认出谁是真正的专家学者,谁是骗子?
【闫沛东走红全因找对时机】
2009年底,曹操墓被发掘的消息一出,引发全社会范围内的热点。随即,开始了曹操墓真伪的长久争论。闫沛东正是在这个时候自称掌握曹操墓被伪造的确凿证据,走红于网络。
然而,这个争论背后,有一些微妙的含义。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河说:“质疑曹操墓事件中,争论集中在河南、河北,还有安徽等地,可以看到一些地域特征。其中,河北是比较重要的,三国时期,河北邯郸有一座邺城,是曹操在北方的相府,曹操也葬于此地。但在后来重新划分行政区域时,可能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历史沿革,便把包含曹操墓的这块区域划到了河南。也就是说,河北以几里地之差,失去了曹操墓这个重要的文化资源,只剩下几座遗址。而在现在,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文化资源就意味着经济利益。”
其实诸多的名人故里之争、名人墓地之争,其根源都只有一个。李河说:“地方政府在看重文化价值的同时,还注重经济效益。谁有资源,马上就可以出牌,就可以开发。在曹操墓发掘之初,河南已开始修路、修古城等。得此消息,邯郸组织了许多专家学者,指责曹操墓有假。闫沛东正是在这时爆出掌握曹操墓被伪造的证据,可以说他的走红是找对了时机。”
【有经济效益就有“专家”】
诸多文化之争的背后,正是区域之间的文化资源之争。李河说:“区域之间,文化资源竞争,背后多是经济利益之争。而这种竞争,争议越多,对专家的需求就越大。”
地方无利不起早,专家也开始趋利。更多时候,文化的争论已经偏离文化本身。李河说:“很多时候都是先有一个争论,然后邀请一帮学者专家各自证明自己一方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第一。专家本身的素质和观点反倒是次要的。”
所以种种奇谈纷纷出现,甚至专家本身是不是专家都不重要了。李河说:“像是一些主流媒体,经常会请专家做节目,发表观点。但是那些所谓的专家,究竟是真是假没人考证,能把收视率带起来,能有经济效益就行。”
【伪文化大行其道】
专家或者骗子横行的,还不仅仅是在具有争议的领域。诸多打着传统旗号的伪文化也成为骗子的温床。
李河说:“今天我们发展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复兴传统文化,这都是好事。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大批既无法证真,也无法证伪的东西一起复活。比如说风水、气功、饮食疗法等。这些文化在传统社会中,本身就属于模糊领域,哪些可信,哪些是野狐禅,无法鉴别。但如今,这些文化也打着传统的旗号大流其行。这其中还包括民俗,其实很多民俗是和史前不发达的生活方式有关,具体是什么样的,没办法辩证,但在当今社会却有很大的影响力。”
同时,这些领域对专家的需求极大。李河说:“对应这些不易鉴别的模糊体系,就需要所谓的专家来提供解释。比如千禧年的时候,无数的专家学者论证龙的问题,什么是龙的传人等。再如有地方争尧舜禹的故里等。这些不确定的模糊领域需要专家,而那些专家也推动着这些模糊文化的流行。”
【专家身份难认定】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以专家为名的骗子,总能得逞,却难以识破,不管是李一、张悟本,还是闫沛东,他们的骗术被揭穿都带有偶然的因素。
李河说:“闫沛东只是一个极特殊的个例,类似曹操墓的争论还有无数,而参与在这些争论中的专家更多。但是,在今天这个传媒时代,专家身份的认定却非常困难。首先,利益当前,专家往往不过是争论中的工具,他们提供各方所需要的解释,而他们的身份并不重要,或者不被看重。其次,我们的制度设计中,也确实没有一个识别系统。不管是政府、还是媒体,都没有机制可以识别专家身份。再次,还有一些特殊的文化领域,我们叫做江湖知识,官也信,商也信,而且不太有人去辨别。”
在科学领域还有方舟子这样的“打假斗士”,但是更多的地方却是一片空白,任由骗子来去。李河说:“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知识不是因为真才被相信,而是因为有利才被相信。”
社会本身对骗子没有任何免疫力。更多的时候,人们盲信权威、盲信公开的信息,老百姓本能地认为辨别真伪的责任是政府的,而不是自己的。但恰恰我们的制度设计中没有识别系统,李河说:“不改变这一弊端,文化领域中的伪专家、骗子横行的问题就很难解决,文化产业也可能会变成伪文化产业。”
经典诵读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孟子》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上一篇:郑功成:感到收入分配不公者比较广泛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 教授素质远不如前屡爆粗口谁的错?
- 靠学术圈钱:科研经费催生多少富翁
- 曹操墓“打假人”闫沛东系网上逃犯
- 比曹操墓还荒唐的三桩考古事件
- 大肆挖掘曹操墓的荒谬和滑稽
- 曹操墓能成为新的摇钱树吗?
- 倪方六力挺“闫沛东”:安阳大墓应是…
- 曹操墓葬现身河南安阳 专家否认72座疑…
- 曹操墓不是周老虎:应让研究回归学术…
- 曹操墓争议未了,四川彭山又冒出刘备…
本周排行榜
- 学者原来是逃犯:专家身份该如何认定
- 郑功成:感到收入分配不公者比较广泛
- 戴望舒出国留学为结婚忙翻译总翘课
- 张之洞办铁厂让烟囱领导眼皮下冒烟
- 最后时刻蒋介石是怎样离开大陆的?
- 章开沅:我不是辛亥革命研究第一人
- 众说纷纭《鸿门宴》:酒席座次是侮辱…
- 不是艺术家就能让秦桧“站起来”的
- 解码《长恨歌》:最长的恨是什么?
- 美华裔科学家发现迄今已知最大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