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三年灾害纪实:出现数十起人吃人案例 >> 阅读
四川达州三年灾害纪实:出现数十起人吃人案例
核心提示:朱全森说,在三年灾害期间,达县专区(下辖达县、巴中、通江、宣汉等县,1992年撤销),出现过数十起人吃人的案例,让他颇感悲伤。

原达县专区碑庙乡中心校教师朱全森,后参与《达州市志》编纂,主笔大跃进等政治运动。
50年过去了,朱全森仍无法忘记那持续多年的饥饿体验。
1959年,当饥饿在四川省东部蔓延开来时,26周岁的朱全森,是四川省达县专区(现为达州市)碑庙乡中心校教师,“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数十年后,他参与《达州市志》三卷本的编纂工作,主笔大跃进等政治运动,对那段岁月有刻骨铭心的反思。
朱全森说,在三年灾害期间,达县专区(下辖达县、巴中、通江、宣汉等县,1992年撤销),出现过数十起人吃人的案例,让他颇感悲伤。“人吃人不止一地,全国很多地方都发生过。”这并非秘密。在王光美、刘源等人所著《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中,也曾记载,刘少奇曾在“七千人大会”后对毛泽东说:“饿死这么多人,历史上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是要上书的。”
《达州市志》称,1959年—1961年,达县专区连续三年旱灾,1959年6月30日起,达县、宣汉等地持续伏旱49—67天,1960年,各县伏旱20—47天,1961年夏全境干旱及中南部伏旱(大竹县54天),使粮食连续三年减产。不过,朱全森更愿意用“人祸”来形容这场灾害,他和达州市公安局文史工作者何大地均对南都记者说,那三年,栽秧时节水稻田里是有水的,那点干旱在正常情况下根本饿不死人。
给那段惨痛历史做注脚的数字是,1962年,达县专区总人口354.2254万人,比1958年减少30.4396万人,年均减少7.6099万人,年均递减19.78%;而在1950年—1957年,人口是呈增长态势的,年均增长率为16.81%(据《达州市志》)。官方的人口统计是否准确,仍有很多争议。达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在编著《中国共产党达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时,就回避了该县死亡人数,仅提及“1961年春,全县10余万人出现水肿病。”据达县县志,1961年达县人口88万余人。党史研究室主任杨吉文对南都记者说,“统计数字是失真的,和实际与推论不符合,死的人应该更多些。”
“达县专区饿死人的情况,在四川算严重,但不是最严重。专区内部也不平衡,要看地方领导的领导水平如何,有的领导更过火,有的手软些。达县专区11个县,灾害最严重的是宣汉县,而宣汉县内也不平衡,基层执行并不完全一致。”朱全森说。
这一段饿死人的故事,是从“大跃进”开始的。
“我叫我儿子、孙子以后都亩产万斤”
周永开,生于1928年,是民国时期加入中共地下党的老革命,“大跃进”开始时,他是达县专区巴中县主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
“1958年,巴中县大炼钢铁、大办水利,把农民抽走,农田里没劳动力了,粮食都没收回来,红薯在田里都烂掉了,但后来还算到总产量里去了。”周永开对大跃进的回忆,从农田荒废开始。他对南都记者说,在1958年之前,全国经济上升,大环境很好。而转折就发生在1958年。
这一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被提上日程。总路线、大跃进与随后出现的人民公社,被称为“三面红旗”,开始在全国大力度推行。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上一篇:十万青年十万军:不能忘的抗战老兵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 七千人大会:中央解决粮荒内幕
- 反右与大饥荒之间究竟有何关系
- 人民公社、大跃进和三年大饥荒
- 三年饥荒时苏联到底逼债了没有
- 1960年大饥荒:我们全家再次闯关东
- 民国十八年年馑:真正的三年大饥荒
- 三年饥荒农民偷吃河虾和掩埋的死牛
- 饥饿年代的声音:公民肖森上书中央
- “饥饿计划”:让年轻人一起来承担历史
本周排行榜
- 达州三年饥荒出现数十起人吃人案例
- 孔新峰:洪宪复辟前社会心理与思潮
- 十万青年十万军:不能忘的抗战老兵
- 阎锡山:如有十万日军俘虏可灭共军
- 韩国人看“文革”:传统文化遭破坏
- 丁力:清廷是如何彻底失去民心的?
- 统计显示:跌倒加诬陷多是老年女性
- “占领华尔街”抗议向社会运动演变
- 资中筠感叹:名牌大学“招天下英才而…
- 辛亥百年:胡锦涛23次提到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