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泸”与“不毛”的地理位置 >> 阅读
《出师表》中“泸”与“不毛”的地理位置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是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中的名句。千百年来注释家们对此解释纷纭。有单独解释“泸”的:由于陈寿《三国志》没有地理志,裴松之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注中借用了《汉书·地理志》曰:“泸惟水出牂牁郡句町县”;也有单独解释“不毛”的:(1)“不毛:不生长草木五谷,不种桑麻,也指最荒凉的或未开辟的地方。”(见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2)“不毛: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五谷的荒凉地方。”(见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文百则》)还有既注“泸”又注“不毛”的:(1)“泸,水名,现在的金沙江。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毛,苗。”(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六册》)(2)“泸:泸水,即金沙江。深入不毛:深入不生五谷的未开发的地带。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了益州郡的豪强和夷族统治者的叛乱,改善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稳定了后方。”(见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文观止〉译注》)(3)“泸:水名,即现在的金沙江。诸葛亮率军渡泸的地方,在今云南会泽、巧家之间。”(见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印的《古代文学作品选》)(4)“五月里统率大军渡过金沙江,深入到荒野的地带。”(见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文选译》)
以上各条注释,如出一辙,真好像明代史学家、文学家李贽所说那样:“先儒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蒙聋而听之。”世世代代那么多学者专家却没有一人对这些注释发生过怀疑。
“五月渡泸”究竟渡的什么泸?如果陈寿在《三国志》写出了它的地理位置,那就不会有今天的麻烦了。现在只能从纪传叙述中考得三国时政区建制沿革的一鳞半爪。即使如此,也发现裴松之转引《汉书·地理志》注诸葛亮当年五月渡的“泸”就大有问题。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牂牁郡,东汉因之。蜀汉后主平南中后,仍置。领县七。郡治是且兰县,即今贵州省东部的福泉县。在所领七县之中并无句町县。查句町县也许先属牂牁郡,后改制属于当时蜀汉的兴古郡,它辖地有今贵州省普安县、兴义县、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地区,领有十个县,其中有句町县,在今云南省东部的广南县。如果该县境内有泸水,那也不该由诸葛亮去渡,而且时间上也不对头。
诸葛亮率主力军是西路军,曾多次渡过金沙江,因为金沙江自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流至四川宜宾市一段,全长2308公里,奔流在川、藏边境,再向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急转流向四川的攀枝花市,再次南流,到云南永仁与元谋两县之间,又再向东北流去,作为川、滇边界的河流至四川宜宾市为止,形成好几个“几”字形的河流,它的支流是也相当多:如无量河、普渡河、牛栏河、横江、雅砻江等都是。从整个金沙江的主流上下游以及支流流域看,没有一处河流带有“泸”字。如此看来,注释家们肯定“泸水即金沙江”的说法,未免太武断了。
现在又见2002年出版的新书中有个新注:“金沙江上游古称泸水,沿袭至明初,后改名金沙江。”但明代学者李浩《兰迤随笔》中就有这样一句古话:“诸葛武侯南征,(先)渡泸水,来时选金江渡,出鸡足。”这句话译为白话是:“诸葛亮到了西昌地区,先走安宁河水路,来到云南边界时选择渡口过金沙江,再到云南宾川县东北的鸡足山。”这位明代学者不但没有依照新注释那样说,而且把渡泸水与渡金江(金沙江)是分得一清二楚:为什么有这样的分法呢?因为金沙江有支流叫雅砻江,雅砻江有条支流叫安宁河,安宁河古称泸水。它发源于越嶲郡的冕宁县以北,却一直傍着今西昌地区海拔2317米的泸山西麓而南流,因山而得名。(但它的河谷是历史上的地震多发区,很不安宁,因此后来改为安宁河。)它由北往南经西昌、德昌、米易,流入雅砻江后,在攀枝花市流入金沙江。这里不是“金沙江上游古称泸水”。金沙江的支流的支流古称泸水,总不能说“金沙江上游古称泸水”吧?况且金沙江的上游应从青海玉树县算起,也不应从四川冕宁县算起吧?同时主流和支流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绝不可把支流的支流算做主流的上游。视此新注也是不能成立的。
现在退一万步讲,即算可以,那在时间上也不能说是“五月渡泸”呀!因为“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二月,武侯南征出师成都,先走水路(指锦江和岷江),道经彭山、眉州、青神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兵分二路(另一说法兵分三路):一路由大将军李恢带兵东路至戎州(即犍为郡,后改为戎州州名,至宋改为叙州),走古僰道(即当时僰人所居的僰县,即今日之四川省宜宾市,它当时是戎州的州治。至于犍为郡治是原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县),入乌撒(在今贵州省威宁、赫章等县),至靖州(州名,辖地较宽,大概涉及湘、黔、滇部分县地);而西路则由武侯亲率二十万师,逆大渡河而上,至陁和镇(今大渡河边的峨边县),达邛都(今西昌地境内)。走小道至建昌(今西昌市),历时二十八天。”(摘自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理古佚书钞》第25页)以此二十八天计算,诸葛亮南征军推进到了越嶲郡的郡治西昌,才是建兴三年三月初。
“分享地名故事,弘扬地名文化”。由百家讲坛杂志官网发起的华夏地名群诚邀您来聊聊地名吧。
华夏地名新浪微博:http://weibo.com/huaxiadili
华夏地名新浪微群:http://q.weibo.com/310767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上一篇:“无棣”地名诠解:此地曾遍生棠棣
- 下一篇:孝陵卫怎样从一支军队变成一个地名
相关内容
- 黑龙江省各市县名称的历史由来简述
- 诸暨生肖地名:唯独不见“猴”地名
- 南京生肖地名:“兔”地名不在市区
- 楚雄生肖地名:大多源自群众赶集日
- 生肖岛主: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舟山
- 福州生肖地名:金鸡山源自八仙传说
- 以十二生肖命名的地名,你那里有吗
- 以数字打头的北京老地名是怎么来的
- 无锡古称“金匮”相当于国家藏宝阁
- “华夏第一县”新疆若羌县地名考释
本周排行榜
- 孝陵卫怎样从一支军队变成一个地名
- “占领”运动扩散:阿桑奇伦敦示威
- 我们是“老百姓”,不能“老不信”
- 不宜分给民众:外储究竟是谁的钱?
- “不毛”原来是地名:它在哪儿呢?
- “无棣”地名诠解:此地曾遍生棠棣
- 黑龙江省各市县名称的历史由来简述
- 诸暨生肖地名:唯独不见“猴”地名
- 中山生肖地名:缺少“猴”与“狗”
- 南京生肖地名:“兔”地名不在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