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历史当噱头“中国式碑剧”可休矣 >> 阅读
拿历史当噱头“中国式碑剧”可休矣
香港《大公报》3日刊文说,近日,关于“黑龙江方正县花70万元为侵华日军逝者立碑,以求吸引日商投资”的消息在网上迅速发酵。这种拿历史当噱头的行为立刻掀起口诛笔伐。有网民称,这种忘记国耻、放弃尊严换取投资的行径,堪称“中国式碑剧”。


位于黑龙江省方正县中日友好园林内的日本人公墓。
近日,关于“黑龙江方正县花70万元为侵华日军逝者立碑,以求吸引日商投资”的消息在网上迅速发酵,立刻掀起口诛笔伐。有网民斥其所做乃“亲者痛,仇者快”之事;也有网民称,这种忘记国耻、放弃尊严换取投资的行径,堪称“中国式碑剧”。
虽然随后方正县负责人曾就此作出解释,但当中牵强附会的理由却难以让人信服。首先,方正县强调墓碑所刻的并非侵略者,而是开拓团民亡者的名字。这一点,只要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可以轻易反驳。众所周知,为将中国东北侵占为殖民地,当年日本曾将移民中国列为基本国策之一,即衍生出所谓的“开拓团”或“垦殖团”。这些人在殖民过程中,不仅掠夺中国人的大量田产,而且变成所谓满洲国的统治者和上等人,高度参与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直是日本军队控制东北和镇压民众反抗的辅助力量,可以说属于一种半军事化的侵略团体。为这个群体立传立墙树碑,而要完全撇清与侵略战争的联想,岂非妄想!
再者,方正县又辩称,立碑是为反省历史祈愿和平,体现中华民族“以德报怨”的胸怀,与吸引日资无干。这一说法更凸显矫情可笑。14年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深重的灾难,很多猖獗横行、惨绝人寰的暴虐罪行,至今仍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可以说,欠下中国人民的血债罄竹难书。我们可以忘却仇恨,但却不可能忘却国耻丧失尊严。事实上,对于那段历史,每一位中国民众都相当敏感,而真正需要重温历史的日本政府和部分日本人却至今未能深刻进行反思。在这种现实情境下,奢谈给日本开拓团立碑能承载起和平友好的宏大主题,显然有混淆视听、忽悠公众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商业大战硝烟四起,用散发着殖民地色彩和封建文化气息的东西装点门面发展经济,似乎成了“时尚”,淡化国耻的媚日现象时有发生,甚或还有蔓延趋势。此前有报道称,沈阳某高新企业开发生产的激光射击游戏机,远销各地,当中竟公然播放侵华日军军歌。还有一些地方制作《南京大屠杀》旅游光盘,屏幕上不断出现手无寸铁的中国民众被日军紧紧追杀,最后一一死在枪弹之下的情景。更令人瞠目的是,游戏规则规定,如果你想免于一死,只要向日军进贡,卑躬屈膝,便可保住生命。而在一些抗战纪念景点,出租服装让游客装扮“汉奸”、“鬼子”的情形,更时常出现。这些人或出于历史知识的缺乏,或由于对国家尊严的无视,拿历史当噱头,拿国耻当儿戏,是可怕的堕落和致命的悲哀,更是对民族自尊心的极大亵渎和严重伤害,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犯罪行为。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上一篇:打破话语垄断:数码时代的历史书写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