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合流——著名文化学者李泽厚、易中天对话录 >> 阅读
警惕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合流——著名文化学者李泽厚、易中天对话录

民族主义加民粹主义,是当前中国往何处去的最危险的一个方向,大讲“中国模式”就有这个危险
今天,恐怕没人不知易中天,但李泽厚呢?曾有文记载,李先生南下做客某书店,青年学子奔走相告:“太好了,李泽楷要来了!”
人们真是善于健忘。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一书在上世纪80年代是何等受追捧,这位当选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的中国人,曾是当年知名度最高的学者。
我们真的已走过李泽厚这座桥?
9月12日,在李泽厚先生家中,他与易中天进行了一场对话,谈古论今,纵横捭阖。
■
背景
易中天:三见李泽厚
李泽厚先生说,我们是第三次见面吧?
这是2010年9月12日,我到北京去见先生。“80后”的先生身着燕居之服,神清气朗,腰板笔挺,站在家门口,一边握手,一边问我。
第三次?我一下子算不过账来。
先生说,是。上次是90年代,在厦门。再上次,是80年代,在武汉,你送我去火车站。当时我感觉你很压抑。
李泽厚先生的记忆力惊人。80年代,我确实见过他。还跟刘纲纪先生一起,把他从武汉大学送到东湖宾馆。那时没有车,连出租车都没有,是走去的,权当散步。但我是“小字辈”,没有插嘴的份。因此,大抵是泽厚先生和纲纪先生,肩并肩在前面边走边谈。我跟随在后,算是“执弟子礼”。后来,90年代在厦门,有过一次座谈,我也只是旁听而已。因为提问的是学生,我不便问;答疑的是先生,我也不便答。
所以,这回见面,我就问得比较多,也发表意见(这些对话,《新京报》的赵继成已经整理出来发表,不再重复)。整个过程,仍然是我问得多,说得少;先生则谈兴甚浓,有问必答。论古今,谈天下,指点江山,臧否人物,直言不讳,口无遮拦。说到精彩处,妙语连珠,神采飞扬,旁若无人,让在座者无不暗自惊叹。
后来去吃饭。在电梯口,我说:送给先生的书中,有一篇《盘点李泽厚》。
先生哈哈一笑,说我早就看过了。
我也笑。其实,我是“明人不做暗事”。《盘点李泽厚》收入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书生意气》时,我就曾托人带去一本,但杳无音信,不知先生是什么时候看到的。
先生说,2002年就看到了。
啊,记得如此准确!
我说,如有不恭之处,请先生海涵!
先生说,你可以质疑,你可以批评,没有任何关系!然后,先生看定我,说:不过,你的观点,我不同意!
这倒是意料之中的。只是不知道先生的“不同意”,是不同意我说他“老了”,还是不同意我质疑他的“西体中用”。前一条,我可能是错了,因为他的心灵确实还很年轻。至于“西体中用”,我则保留看法。没准,将来还会撰文与先生商榷。
先生还对我说:你想批评我,就批评;我该支持你,还支持。不过,我对你有两个建议。说完这两个建议,先生忽然停下脚步,又看定我,说:你看,我很真实吧!
哈,李泽厚到底是李泽厚,湖南人毕竟是湖南人。于是想起他客厅里冯友兰先生所赠的那副对联: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刚日读史,柔日读经。指着这对联,李泽厚先生不无得意地对我说:哈哈,都是反过来的。
确实都是反过来的。前人的说法,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柔日读史,刚日读经”。但让我景仰的,还不是那“反过来”,而是先生说这话时的神态。
于是得出“李泽厚印象”云──
居然宝刀不老,
依旧性情中人。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上一篇:吴敬琏:民粹主义或许是当前最应警惕的思潮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 李泽厚:中国要防止文革式封建主义借…
- 易中天交代流窜路线图:我本来就是流…
- 易中天:我们从儒家那继承什么,该怎…
- 吴敬琏:民粹主义或许是当前最应警惕…
- 史景迁:中国近代史课本不应该从屈辱…
- 葛兆光:不要轻易说某地自古以来就是…
本周排行榜
- 李泽厚易中天:警惕民族主义与民粹主…
- 钱易:我也在反思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
- 姚监复:农村潜伏着十大隐忧与危机
- 苏联解体20年和俄罗斯的民主与代价
- 日本投降之后日军在中国最后的屠杀
- 金正恩时代的挑战:如何重建权威?
- 为什么说关羽“失荆州”不是他的错
- 吴敬琏:民粹主义或许是当前最应警惕…
- 基地组织杂志批中日正失去传统孝道
- 日本国内各种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