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古史今鉴>>正文内容
从《诗经》中看周朝小公务员的牢骚 >> 阅读

从《诗经》中看周朝小公务员的牢骚

作者:刘黎平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3日 点击数: ( 字体: )

 
 
周朝的公务员——卿大夫
 
 
 
周朝青铜器毛公鼎,现存于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
 
  好诗好文
 
  一个时代,不管它发展快不快,总有一些人赶不上它的步伐。例如在市场时代,总有人买不起房;在非市场时代,总有人分不到房。他们很努力,很上进,但总是赶不上去前排就位。
 
  地位上的落差便会导致心理上的落差,落差就是不平,不平就呼喊,咒骂,或呼喊老天,或咒骂命运,或请求时代的车轮缓一缓,等一等。
 
  这些不平,呼喊,咒骂,就是牢骚。在史上的某一个朝代,这些牢骚没有被删除和屏蔽掉,而是有音乐人把这些牢骚谱曲,还不加半点掩饰,演奏给天子听。天子也不加罪于牢骚人和演奏者。
 
  这是什么朝代?这是周朝。
 
  周朝版《让生命去等候》(邶语歌)
 
  家内外夹击老爸老妈老婆老板都嫌我
 
  时间:西周王朝的某年某月某日 地点:首都镐京的北门
 
  情景:在周朝首都的北门,一个副科级或者副处级干部, 可能堵车了,他忽然郁闷起来,于是就唱:
 
  “走在镐京北门,闪躲在人群中,在我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段郁闷。我的日子如此清贫,恨没人把我疼。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郁闷。(从《让生命去等候》切换到《心太软》)算了吧,就这样算了吧,该认就认,再想也没有用。”
 
  这位老兄怎么啦?生活在儒家人士最向往的盛世:周朝。干着大学毕业生最羡慕的职业:公务员。怎么就这么纠结呢?你心中的鸭梨是谁种的呢?
 
  首先是工作压力。工作都是我的,国家的政务,宫廷的杂务,都打包扔给我。忙到啥程度呀,据山东的一位同行仁兄说,东方还没明,就起来上班啰,跑到单位的电梯里,才发现裤带当成领带,领带误成裤带,“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无休止的加班加点,领导无休止的电话催促,让我大脑里的时间定位系统崩溃,有时去上班,分不清白天黑夜,闹不清是迟了,还是早了,“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接着是家庭压力。家应该是让灵魂肉体都得到憩息的海港。没想到回家就是一顿轰炸珍珠港,家里人纷纷给我添加负面情绪,老爸老妈老婆一个个指责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偏讁(指责)我”。
 
  老婆骂我:十年了,还是个科员,你争气点行不行。老爸老妈怨我:明年春节回老家,你总得想办法派个公车吧,你看你同学,都开路虎了。儿子也不消停:爸,我都大学毕业了,你总得动用一下单位的关系,给我安排个工作。
 
  在单位已紧张得如一块钢筋水泥,回到家,想散开成一堆轻松的泥土,结果家庭又是一个搅拌机,将他这堆混凝土轰隆轰隆一阵搅拌。
 
  原歌曲(部分):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ju)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诗经·邶风·北门》  
 
  直接译文:从北门出来,我心很忧伤。穷得连排场都讲不起,谁知道我的艰难呢?算了吧,老天爷这么为难我,说了有什么用?
 
  周朝版《伏尔加河》(国语歌)
 
  出差不得消停没时间孝顺爹娘
 
  时间:周朝某年某月某日
 
  地点:在京城与出差地点之间的某处,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廊坊吧
 
  情景:嗒嗒嗒,哒哒哒,这是三千年前的国道线,四匹骏马拉着一辆马车,自镐京向齐国方向行驶,国道线两旁的标志物箭一般往后飞逝,别小看那时的国道线,也是有专人调度发信号的,技术手段虽落后,但责任心不会落后。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