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掩护孙中山撤退 惊险突围不慎小产 >> 阅读
宋庆龄掩护孙中山撤退 惊险突围不慎小产

孙中山为革命经历过两次蒙难,1922年6月16日那次发生在广州观音山(今越秀山)的惊险一战,可以说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夫妇的共同蒙难。公然叛变的陈炯明,发动“六·一六兵变”用炮火将总统府和粤秀楼夷为平地。宋庆龄在千钧一发之际,表现出的镇定和勇于牺牲精神,彻底折服了当时党内曾经反对过他们结合的人。
在今天越秀山循“百步梯”上蹑数十米山腰,右侧竖立一尊“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这里就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当年曾经居住过的“粤秀楼”官邸遗址,当年的总统府位置正是后来建起中山纪念堂的地方。而越秀山上这座事发后8年竖立的纪念碑上镌刻的《抗逆卫士题名碑记》,至今仍时刻提醒着后人:89年前(1922年)的6月16日,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激战,孙中山与宋庆龄共同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时刻。
起因:
陈炯明坚持“联省自治”炮轰总统府

当年陈炯明“六·一六兵变”炮火摧毁的总统府(即军政府)(翻拍照片)。
“那是宋庆龄和孙中山婚后的第7年,如果晚走一步,孙中山在观音山上,随时有可能被陈炯明的炮弹炸死。”广州市民革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孙中山大元帅纪念馆馆长李穗梅向记者讲述了这一段历史。
斥陈炯明“反对北伐”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东较场举行北伐誓师,警卫团随之成立。陈可钰任团长,下设三营,以机枪营为第一营,营长薛岳;以工兵营为第二营,叶挺为营长;以警卫游击二十七营编为第三营,张发奎任营长。在‘六·一六’的战斗中,孙中山在众人警卫下最后撤到停在珠江上的‘楚豫舰’上。叶挺率第二营固守总统府前院,薛岳率第一营固守总统府后院,卫士队负责守卫居住粤秀楼的孙夫人安全转移。”
李穗梅说,孙中山倾力栽培、予以重任的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炮轰总统府,起因于两人之间的矛盾:陈炯明一直坚持“联省自治”、反对武力统一中国,而孙中山则一心想实现武力打垮各军阀,建立统一的民国。1922年6月1日,孙中山、宋庆龄由韶关返广州。6月12日,孙中山举行记者招待会,不点名地斥责陈炯明“反对北伐”,并以舆论压力,迫陈将部队退回东江原防。
惊险突围致宋庆龄小产
“1922年6月16日凌晨,有卫兵接到消息,陈炯明准备炮轰孙中山官邸粤秀楼和总统府。宋庆龄为了孙中山的安全,执意让孙中山先走,她说‘中国没有我宋庆龄可以,但是不能没有孙中山,你快走!’经宋庆龄再三恳求,孙中山答应先走,但是命令50多名卫兵全部留守。等到宋庆龄撤退的时候,已经很危险了。炮轰总统府的炮火已经非常激烈,几乎是很难通行。”
“正是那次的惊险突围,导致宋庆龄不慎小产,终生未能添一儿半女。”李穗梅说。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上一篇:华国锋怒斥文革:这简直是人身污蔑
- 下一篇:胡适的预见:二战始于“九一八”?
相关内容
- 孙中山亲自设计的辛亥革命纪念邮票
- 孙中山曾提议美国派兵镇压我国军阀
- 梅屋庄吉到底资助了孙中山多少钱?
- 孙中山为何否认与“黑社会”有关?
- 国父后人闹纷争:嫡孙女不认庶出女
- 陈炯明与孙中山:究竟谁背叛了谁?
- 宋教仁架空孙中山以致被革命党暗杀
- 孙中山没有说过“联俄容共”?
- 孙中山造反一次需要花多少钱?
- 文革中宋庆龄私下骂江青是“泼妇”
本周排行榜
- 颜炳罡:儒学并非为君主专制而设计
- 何新:如何理解佛教的“看破红尘”
- 伊斯兰宗旨:兼及与儒家文明的对话
- 梁晓声:当下中国各种意识形态扫描
- 上下五千年:从吃盐财政到住房财政
- 傅国涌:54年前的社会主义民主梦想
- 老好人黎元洪其实还是“共和磐石”
- 梁晓声:今天问题再多都不能跟文革相…
- 王朝柱书写辛亥驳斥“告别革命论”
- 胡适的预见:二战始于“九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