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探索发现>>正文内容
欲望社会的荒诞符号“神农架”:只见游人不见野人 >> 阅读

欲望社会的荒诞符号“神农架”:只见游人不见野人

作者:潘 滨 来源:《新周刊》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3日 点击数: ( 字体: )

 
【导读】一封“地方来信”改变了一群人和一个地区的命运,那次大规模考察,历时一年,征用民兵15000人次,行程5000公里,搜集到奇异动物毛发数百根、脚印数百个,疑似粪便、睡窝多处。不过遗憾的是,这次最大规模的考察,除了意外发现珍稀物种金丝猴,并没有抓到“野人”活体,也没拍到“野人”影像……
 
 
神农架
 
在不同利益诉求的驱使下,中国人张挂神秘主义大旗,陆续寻梦神农架——当神农架成为欲望社会的荒诞符号,有没有野人已经变得不重要。
 
一封“地方来信”改变了一群人和一个地区的命运
 
写信的人叫李健,是郧阳地区“农业学大寨”工作组的宣传部长。他在下乡督导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件稀奇事,当地一位叫殷洪发的副大队长,身体健硕能干,是位农事好手,却接连几天躺在床上,称病不愿出来领导生产。当时正值“文革”,作为领导之一的李健,意识到问题严重,去他家里探望情况。
 
在多次追问之后,殷洪发说出了自己的离奇遭遇。1974年5月1日,劳动节,殷洪发独自一人上山砍葛藤,正在操作中,听到后面有咔嚓声,他没有回头,继续砍藤,随口喊了一句“是哪个?”没人回答,而且声音越来越近,他回头一看,大吃一惊,一头浑身长毛的东西,靠近上来,伸手就要够到他的脑门,出于本能,他挥动砍刀,朝着怪物手臂砍过去。他还记得,自己是用右手拿刀砍,左手抓住了怪物头发,砍了两刀以后,对方哇哇直叫往山上跑了,他也掉头往山下跑。
 
李健原是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他把“殷洪发搏击事件”的详细情节记录下来,投书湖北省委宣传部,报告发现野人的重大情况。事实上,有关野人的故事已经在神农架林区流传了几千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及当地县志都有记载,清代文人袁枚也就此曾表示:“传闻有之,未有见之”。
 
当地流传着一种叫“毛人”的野人传说,它会紧紧抓住人的双臂,并高兴得笑昏过去,待它醒来就要吃人。所以乡民们入山时要携带一副中空的竹筒,万一碰上“野人”,就双臂套上竹筒。待它嘴唇上翻遮住眼睛大笑时,乡民可迅速将双臂脱出,拿刀将它刺杀。
 
意识到发现“野人”的重要性,湖北省委宣传部把信件转交给湖北新闻电影制片厂,但这对他们是个难题,因为野人不可能等在那里让他们拍摄,于是电影厂又把“李健来信”转送湖北省博物馆,当时的副馆长龚先生,找来研究人员王善才,因为王的研究方向是古猿人,“野人跟猿人差不多,就交给你了”。
 
此后,很多故事就都与这封“李健来信”和“首位介入研究野人的专家”王善才有关。包括那次史上规模最大的“国家搜捕”。如今,各地闻风而来的旅行团和自驾一族,都会到武汉去请已经75岁的王老爷子做向导,去神农架“找野人”。王善才还联合神农架人大副主任罗宝生成立了“野人考察研究会”,向全球募集1000万资金重启大型“科考”。
 
二十多年来,随着商业化开发的鼓点越来越密集。世间各色人等,在不同利益诉求的驱使下,张挂神秘主义大旗,陆续寻梦神农架,意图通过发现野人,一举成名成事,这其中有一居住林区17年的张金星,也有重庆副厅级“神仙”李一,更有各路游客层出不穷地声称看到“野人”,已有400多人报告过130多次目击事件,他们所描述的野人形象都惊人相似。
 
电报引来“国家搜捕”
 
1974年以来,多人报告的发现野人事件,终于引发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并动用军队进山,大规模寻访野人。多个消息源证实,引来上峰关注的是“李健来信”的升级版“李健电报”。
 
就在“殷洪发搏击”之后两年内,房县持续出现野人目击事件,回龙乡农民朱国强,放牛时受野人攻击,被大黑牛救下,搏斗中,黑牛顶中野人肚子;桥上乡农民任生发亲眼看见,家中饲养的小猪在深夜里被野人抱走一只;桥上乡农民曾宪国,上山剥榆树皮,一个红毛野人突然从树林中窜出来,一巴掌打在他脸上,曾宪国当场吓昏在地,苏醒后病了三天说不出话……
 
高潮事件出现在1976年5月14日,神农架林区党委5位干部去十堰开会,中途有位领导的孩子发生重病,需要赶回去,司机蔡先治连夜驾车回林区驻地,凌晨一点多,车中5位干部全部昏睡中。车驶过椿树垭,蔡先治发现,前方道路上有一个奇怪动物正佝偻着身子迎面走来,赶忙拍喊着叫醒领导。在汽车大小灯光的照射下,6个人与野人对峙超过十分钟,最后,农业局长周宗义下车,用石块击中野人屁股,对方奔走。
 
这5位领导是神农架党委副书记任析有、副主任舒家国、农办政治部副主任佘传勤、农业局局长周宗义、党委办干部陈连生。这是在所有事件中,与传闻野人相距最近,持续时间最长,目击者行政职务最高的一次。宣传副部长李健直接拍发电报,上报北京。这封长达884字的电报,拉开了中国最大规模的“野人”考察的序幕。
 
王善才说,电报发到中科院古脊椎所,上面派了一位叫黄万波的科学家带组来考察,他和李健陪同。“在最初考察中,黄先生一直持怀疑态度”,对野人存在深信不疑的王善才回忆,后来黄万波找到三个目击过的孩子,用反证法得到一些信息,比如故意唬孩子说,是灰毛吧?小孩说红毛;还问是四条腿走路吧,孩子答是跟人一样走路。就这样,黄万波专家组带着相关信息回京,临走前与王、李二人“约法三章”,不许泄露任何消息。
 
可是黄先生回去后不久,就和一位袁先生一起在《北京晚报》上连载神农架野人的故事。”王善才说。其后不久,湖北省和中科院在武汉召开“鄂西北奇异动物科考协作会议”,会后成立了“鄂西北奇异动物科考领导小组”,湖北省委书记韩宁夫亲任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33700部队也派出侦察支队参加,并提供车辆、武器和电台。
 
那次大规模考察,历时一年,征用民兵15000人次,行程5000公里,搜集到奇异动物毛发数百根、脚印数百个,疑似粪便、睡窝多处。不过遗憾的是,这次最大规模的考察,除了意外发现珍稀物种金丝猴,并没有抓到“野人”活体,也没拍到“野人”影像。
 
之后,“神农架野人考察”官方色彩渐渐褪去,民间自发的考察行为成为主力。
 
“三马一牛”逐鹿神农架
 
在自发寻访野人的民间圈子里,“三马一牛”的名气很大,这“三马”指的是王方辰、于军、张金星,他们都属马。“一牛”指得是袁振新,1937年出生的袁教授属牛。此外,当地林区工作人员或退伍军人也都有坚守事迹,其中袁裕豪、黎国华等比较突出。
 
如今,“三马一牛”中名气最大的,是还在坚守林区的张金星。这位山西榆次人,在进山之前,就已经是个探险狂人,曾骑自行车周游全国。神农架成为科考热点之后,他自费进山考察,这位前建筑工人,有着很多科学家所不具备的良好体能和户外生存能力。他声称找不到野人,就不刮胡子,如今已是长须飘飘。
 
“在神农架,你找不到野人,但一定能找到张金星。”这是神农架镇街一句常见语,因为名气大、特征过于明显,大胡子张金星已经成为神农架另一道风景。他从1994年进山,除了出山上报情况,大多数时间就在山中寻觅,已经坚持了17年,中间经历妻离子散等多次家变。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