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袁绍这个人,来头大、势力大、派头大,然而又魄力小、谋略小、肚量小。他是一个现实社会中的泡沫人物,曾经把自己吹涨得不可一世,高山仰止,最后却随着晴空里一声裂帛迅速败落,捎带着还落下一个千古笑柄。
即使在袁绍势力最为鼎盛的时期,对他也一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且很难调和的评价。袁绍派使者荀谌
(荀彧之弟)
威胁韩馥让出冀州牧位置时,荀谌曾接连用三个问题向韩馥发难:“论宽厚仁慈、大肚能容,为天下所同归共附,先生自以为比得上袁绍吗?论临危决断、智勇过人,先生自以为比得上袁绍吗?论家族权势,使天下多年受其恩惠,先生自以为比得上袁绍吗?”老实的韩馥一连说了三个“不如也”,随即乖乖地将自己带甲百万、粮食可应付十年战争的偌大冀州拱手相让。
我相信,这样的问题别说慵弱无能的韩馥,绝大多数有点儿头脸的人,不管是朝廷重臣还是草莽英雄,回答都会和韩馥一模一样。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当时为数寥寥的有识之士,又不约而同地对袁绍表示了鄙视。这其中除了荀彧、郭嘉、贾诩外,还包括袁绍最大的劲敌曹操。
曹操很早就在一次袁氏兄弟大宴宾客的场合,看出了袁绍的危害,所谓
“乱天下者,必这两兄弟”,
几乎与此同时,曹操也暗暗萌生了日后剿除袁绍的念头。
不过,荀谌所提的第三项家族权势,又确实字字确凿,袁绍背景实属无人能及。
史载:
“袁本初四世三公(一曰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这是实情,虽然“三公”之位在不同的朝代所指不尽相同,即在汉朝也时复有变,但“三公”作为朝廷重臣的象征,则没有变化。姑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例,袁绍四世先祖中,都有人位列其中。之所以有人会把“四世三公”说成“四世五公”,那指的是另一个概念,即袁氏家族中,担任过三公职位的先后共有五人。“三公”往往执掌重权,如太尉接近于今天的国防部长或三军总司令;司徒与丞相差不多,故古时往往设丞相即不置司徒,废司徒则又复置丞相;司空由御史大夫而来,职权里带点儿大法官的意思。可见,一登“三公”,人臣之位遂极,培植爪牙、罗织亲信、发展家族势力,便是想当然的了。袁氏家族既累世独多“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也就不足为怪了。
经过百余年的经营,袁氏家族在中原撒下了一个无远弗届的关系网,这对袁绍自然是一笔丰厚的家族遗赠。说句公道话,在如何最充分地利用这笔遗产,有可能的话再让它滚动生息、不断增值,以求收得更大的名声方面,袁绍显得颇有天赋。他没有像败家子那样白白糟蹋了好名声,相反,虽然他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但他仍然在短短几年内,依靠自己的努力,在江湖上留下了甚至比父祖辈还要响亮的名声。
少年袁绍,相貌堂堂、气宇不凡,已完全是一副当代孟尝君的做派。待人接物,有口皆碑,致使天下英豪
“莫不争赴其庭”
。当时的袁绍表面上极有平等观念,不搭大贵人的臭架子,这一点单单从停靠在袁家门口的各式大小车辆上也能略窥一二。袁绍的行为自然引起了京城长安的不安,中常侍赵忠就曾在皇帝面前打过这样的小报告:“袁本初在那边收买人心,广树亲信,大收人望,罗织敢死之士,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在朝廷中担任太傅要职的叔父袁隗听到这些传言后非常紧张,急忙传信给袁绍,要他收敛点,然而袁绍依旧我行我素。
不多久,袁绍来到了长安,与曹操一起任御林军官。当时皇帝不问政事,只知管宦官们叫“阿父阿母”,只知在宫廷里学驴叫、马嘶,朝廷大权俱落在“十常侍”手里。当年的袁绍还是颇有胆识的,他与大将军何进合谋,计划着一锅端掉“十常侍”,为朝廷除去元凶。何进事泄被人暗算之后,袁绍和兄弟袁术率兵突入皇宫,对太监见一个杀一个,因胡须稀疏而被两兄弟误杀的也有不少。一时间宫廷血流成河,太监如过街老鼠,“十常侍”之首张让虽暂时逃脱,后来仍因大势已去而投河自杀。
虽有滥杀无辜之嫌,但剿除“十常侍”,袁本初仍颇立功勋。然而功不抵罪,袁绍方屠十狼,又引一虎,招董卓入京,正是袁绍当初替何进出的点子。在是否招董卓入京的问题上,当时只有曹操坚决反对,但因曹操位卑职浅,所提意见无人采纳。在是否招董卓入京的问题上,当时只有曹操坚决反对,但因曹操位卑职浅,所提意见无人采纳。历史证明,董卓之穷凶极恶,十倍于“十常侍”。所以论识见,袁绍已经输给曹操一招。
而在董卓大兵入长安,军政要权一手独揽之际,曹操也不得不陪着袁绍分头逃往山东
(西岳华山以东,非今之山东省)。
区别是,曹操的逃亡凶险狼狈,袁绍的逃亡则不失为一次华丽的作秀。当着人见人畏的董卓之面,袁绍居然敢于拔刀在手,当堂顶撞道:“你以为天下强人,只有你一个人吗?”说罢,倏然转身,将自己的官帽往门旗上一搁,以气吞山河之势,扬长而去。当然,一离开董卓的视线,便迅速将轩昂步态改为撒蹄狂奔,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也许在袁绍看来,引董卓入京属于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之事。如将董卓暴行视为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的历史机遇,则自己边正好等到一个拥兵自重的大好机缘,可以一边整顿军备,一边把战鼓敲得堂堂正正。
另外,袁绍逃离长安之后,暴怒的董卓对袁绍在长安的亲戚族友共300余人进行了血洗,其中就包括袁绍那位太傅叔父袁隗。这一番家族血仇,不仅抬升了袁绍的身价,而且也更让他有了敲响战鼓的合法理由。
袁绍一回到自己的河北老家,立即以自己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在中原发起一场讨伐董卓的运动,并在极短时间内组织了一支实力不弱的联合部队,而他理所当然地被公推为盟主。
至此,我们对袁绍来头大、势力大、派头大当可达成共识。然而,袁绍之为不在其大,恰在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