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大事记:卡扎菲逃亡 >> 阅读
“阿拉伯之春”大事记:卡扎菲逃亡
第1
页
突尼斯
第2
页
埃及
第3
页
叙利亚
第4
页
也门
第5
页
巴林
第6
页
利比亚
突尼斯
——总统于2011
年1
月14
日下台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西迪布吉德一名摆摊贩卖水果蔬菜的青年因受到执法人员暴力对待,在当地政府门口自焚。这种极端做法迅速引起民众的共鸣。由于对生活水平,警察暴力行为,高失业率和人权状况糟糕等问题不满,大批民众在当天就走上街头。游行迅速扩展到突尼斯全国。
2010年12月28日,突尼斯总统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发表电视讲话,谴责反对者。他声称街头暴力是少数极端分子所为,并警告示威人群,他们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2011年1月10日,突尼斯政府宣布关闭该国所有学校和大学。本•阿里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将努力在2012年前创造30万个就业岗位。
2011年1月13日,本•阿里在电视讲话中表示不会参加2014年的大选,并承诺进行国家体制改革,调查游行中的死伤人数,宣布解禁部分网站。
2011年1月14日,本•阿里宣布解散政府,并在六个月内进行合法大选。总理加努希(Mohamed Ghannouchi)宣布担任临时总统。
2011年1月15日,沙特阿拉伯宣布接受本•阿里的政治避难。突尼斯最大的伊斯兰党派Ennahdha主席Rached Ghannouchi宣布将结束在伦敦的流亡生涯返回突尼斯。
2011年1月17日,突尼斯总理加努希宣布组建新的联合政府,但是政府中仍然包括多名本•阿里的亲信。突尼斯民众对新政府表示不满,继续上街游行。
2011年1月26日,突尼斯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帮助捉拿逃亡的本•阿里、其妻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并对本•阿里夫妇下达了国际逮捕令。
2011年6月20日,突尼斯首都一家法庭以挪用公款罪缺席判处突本•阿里及其妻子35年徒刑。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上一篇:烽火连五月:卡扎菲为何败得这么快
- 下一篇:卡扎菲与他的同类:十位独裁者结局
相关内容
- 穆氏下台后埃及真的自由了吗?
- 埃及骚乱与穆巴拉克总统的明天
- 空袭利比亚,他们打着人道主义幌子
- 美利血仇对抗史:30年,还是200年
- 聚焦利比亚:外国军事干预能走多远
- 观察:美国被逼上利比亚“战车”?
- 多国空袭利比亚,法国为何当急先锋
- 卡扎菲统治下利比亚唯权势阶级获益
- 卡扎菲时代:利比亚人手一本绿宝书
- 突尼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做法
本周排行榜
- 卡扎菲与他的同类:十位独裁者结局
- “阿拉伯之春”大事记:卡扎菲逃亡
-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自杀真相究竟为何
- 知心姐姐:以儿童特色灌输少年政治
- 珍妃卖官:把上海道卖给了文盲富翁
- 游记频遭质疑:马可·波罗撒谎了?
- 林徽因与冰心之间到底有没有间隙?
- 风尘女小凤仙是怎么成为蔡锷知音的
- 台湾离世慰安妇:死也不原谅那些人
- 万人送行“李太阳”:书记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