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成两个日本人对“侵略战争”的看法截然不同? >> 阅读
是什么造成两个日本人对“侵略战争”的看法截然不同?
【导读】文里讲述的自卫队和政治家的关系,令人感到以“昭和”初期的二十年为原型的“日本帝国”,经过“平成”时期的二十年在重新复活。对此,我们不能只是感到惊恐不安或漠然旁观,为了承担应尽的战争责任和历史责任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呢?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再次扪心自问的时候了。

文章背景:2008年11月,在APA集团(注:该集团1971年创立,系以经营公寓及旅馆为主的企业。该机构的代表元古外志雄写过历史修正论的著作,担任 “小松基地金泽友会”会长,该会是为加强与自卫队小松基地(石川县)的和睦关系设立的,与前首相安倍晋三为首的右翼政治家关系密切)举办的“真正的近现代史观” 有奖征文评选中,当时的日本防卫省航空自卫队幕僚长(相当于空军司令)田母神俊雄的应征论文获得了特等奖,媒体报导曾轰动一时。这是因为,身为日本自卫队现任的高级军官,竟公然否定“侵略战争”,将贯穿于日本近代史的侵略战争冠以“圣战”来加以肯定,把压制亚洲民众的历史视为“解放战争”。至今为止,不仅仅是田母神前航空自卫队幕僚长,这种毫无根由的荒唐言论反复不断地重复出现……
日本帝国的复活
我认为,对昭和初期的二十年和平成时期的二十年,可以用“日本帝国的持续和复活”这一关键词来加以概括。这是本书的中心课题。以下,简要地概括和介绍一下本书论述的内容。
昭和初期为了建立总体战国家,“革新官僚”岸信介四处奔走,又因岸信介是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所以到了平成时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人物。满洲事变后,岸作为高级官僚当时极想在“满洲帝国”建立总体战国家。对于岸来说,满洲帝国是日本建立总体战国家的实验场所。在这一方面,岸和当时任关东军宪兵队司令官的东条英机一脉相承。东条作为统帅陆军统治派的急先锋,也极力想实现建立日本总体战国家的梦想。1941年10月成立了东条英机内阁,岸就任内阁商工大臣(副总理级别),岸信介身兼战时物质动员的统帅,希望实现多年来的夙愿。
对于岸来说,所谓建设总体战国家,就是意味着不依赖欧美建设自立的帝国。岸想要通过“满洲帝国”确保建设总体战国家不可缺少的资源市场。同时,将满洲帝国最终建成摧毁共产主义国家苏联、确保天皇制国家和平与稳定的军事据点。战后,尽管岸被定为甲级战犯罢免了公职,但是在恢复公职后立刻进入政界,最终登上总理大臣的最高职位。岸是颇具领导能力、手腕强硬的政治家,同时又是民族主义者、政治上讲究务实,期待日本帝国复活的帮派势力将岸视为理想的保守政治家形象、对其大肆赞赏。对安倍晋三也曾一时给予很大的期待,希望能够成为像岸一样的政治家,但是安倍才能不及,未能担起重任,之后又将期望寄托于麻生太郎,同样未能如愿,令人大失所望。
如果说岸信介是日本帝国复活的火车头的话,那么具体地体现日本帝国精神和思想的就是靖国神社。靖国神社的作用,是为天皇发起的战争中的“阵亡者”提供祭祀场所,作为天皇的恩惠将其“合祀”在靖国神社,对“阵亡者”的献身精神加以颂扬。合祀在靖国神社的阵亡者,其生前的社会地位、头衔以及功绩等一概不计,在天皇之名誉下获得了平等和均等。这是“一君之下万民平等”(一君万民)的思想,在这里编造和鼓吹所谓虚构的“天皇平等主义”。
将动员参与总体战、为总体战献身捐躯的日本人,死后像似平等地一起合葬,靖国神社的“合祀”作用发挥着极大的效用。也就是说形成和确立了这样的“靖国思想”,即,如果为国家和天皇献身的话,就可以从世俗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差别、歧视、压抑、贫困等中得到解脱。
因此,靖国神社起到了将国家和民众一体化的政治功能。在如今日本向海外派遣自卫队的情况下,又重新开始强化靖国神社的这种功能。靖国神社准备为将来的“阵亡者”提供“合祀”,为他们哀悼、颂歌,这样一来,也许终究又会导致无条件地宣扬和美化为日本帝国的献身精神和文化。必须指出的是,这方面也与昭和初期极其相似。
再次宣扬靖国思想,是由于存在着战前和战后连续性这一课题。不言而喻,天皇制在战后继承战前的权力和思想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度的政治策略考虑设计出来的“圣断”,战前的帝国天皇制在战后也一如既往、原封不动地作为象征天皇制保留下来。并且,支撑天皇制的战前主要的官僚和军事机构也改装换貌得以残存和维持下来。
昭和初期的天皇基本上坚持亲英美路线,表面上摆出立宪君主的态度。但是在满洲事变时裕仁天皇说“朕为忠烈嘉奖”(《给关东军的诏敕》1938年1月),给关东军最高的赞辞。满洲事变是昭和时期日本帝国最初的侵略战争。天皇认同了军部的侵华策略后,军部打着统帅权独立的盾牌,开始了自主行动。在天皇自身酿制的军部自主行动的状况下,日本帝国不久即摆脱了对英美的依存,开始向建设自立帝国的方向转变。其结果,导致与英美的对立及战争。
战败后日本重新恢复了亲美路线。所谓日美一体化的日美安保体制从根本上支撑着战后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自卫队一直处于同盟军的地位,担负着美军一部分军事任务。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发展停滞,在亚洲的地位相对低下,显然过度偏重于日美军事同盟。但是,对上述自卫队的行动,自卫队内部一些制服组开始表示出不满和反对。那就是2008年11月,航空自卫队幕僚长(当时)田母神的获奖论文及由此引发的争议。在此,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田母神的问题。
对“昭和初期”的怀恋
从“田母神”论文出台的背景来看,是自卫队内部长期以来一直不断主张“历史否定论”的结果。那么自卫队内部的教育课程,究竟是在讲授什么样的历史观呢?从自卫队与旧军队有着连续性这一观点考虑,在此对以前的教育状况也稍作考察。
在重整军备的过程中,从警察预备队(1950年8月)到保安队(1952年10月),仿照美军的装备和编制,确立由总理大臣掌握军事统帅权,并将防卫行政纳入内阁行政管理,确立了以欧美式民主主义体制为前提的防卫组织和目标。警察预备队和保安队在装备和组织方面具有浓厚的军队色彩。因此,毫无疑问这是与现行宪法相抵触的武装组织。
但是,在此想要指出的是,重建的部队与旧军队“建军精神”的关联性。比如,根据1953(昭和28)年2月编制的保安队内部文书《关于现阶段军队建设的内部文件》,“新时期的军队须是以世界最高道义为本的真正武装,军队以维护我民族之生命、坚守正义、保卫国家为使命,应为世界和平和国家正义作出贡献”,将保安队这一“新的军队”,确立为名副其实的捍卫民族和国家的武力装置。
并且,在该文件的“附录7 保安队的实际状况”中写道,“过去的日本军以忠君爱国精神为基本贯彻如一。(中略)今日的保安队缺少这种精神”。在此,由旧军人转化的保安队干部所编制的这一文书表现出的忧虑是,保安队与旧军队不同,缺少坚固的精神基础。而且从现实来看,并不能像旧军队那样直接以天皇为精神基础,由此着重强调民族自豪感和理性的爱国心、对国家的忠诚心。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自卫队干部的精神教育是以“爱祖国、爱民族、反共教育”为三项基本信念。但是,其结果是,这些“基本信念”最终导致了狭隘的自民族中心思想和排外心态,成为阻碍现行宪法确立的实现国际合作和国家和平的一大桎梏。从这一意义上说,很难说真正吸取了战前军国主义的反面教训。
“爱祖国、爱民族、反共教育”在自卫队干部的意识中也是一脉相承。曾担任海上自卫队干部学校校长的海军将校筑土龙男指出,最重要的是集中加强防卫的对象,这正是防卫战略的重要问题,明确主张防卫对像是“国土”(《海干校评论》1971年9月号)。这里所说的“国土”,认为是指作为地理空间上的领土、领海、领空。另外,在陆上幕僚监部编的《精神教育(陆士本技用·陆士训练用)》(1962年刊)中,强调自卫军官根本的精神·思想教育在于“日本民族的优秀性”和“理性的爱国心”。
此外,希望自卫队以天皇为精神基础,将天皇视为“统一自卫队员的象征”(《军事研究》1989年3月号·栗栖弘臣论文)。从中可以窥见,通过将天皇视为统一自卫队员的象征,最终想要重新将天皇确立为“最高司令官”的欲望。
名曰自卫队的”军队”,决不是政治上处于中立的组织,甚至自卫队曾自我主张:自身是反共实践的装置。例如,也有这样的主张,“在政权向社会党为首的左翼政权转化时,对此作为国民的意志并不是顺从地接受的。因为自卫队是现有的自民党为中心的政权、即处于议会制民主主义政权的前提下编成的,假定出现政权转化的情况下,会有许多人不愿为其效力而离去的吧”(《军事研究》1989年11月号·增冈鼎论文)。其中,透露了反共思想。只承认自民党政权这一认识本身,就是极大地背离了开放的国家中军队保持中立这一基本态度。
特别是在裕仁天皇葬礼后,自卫队官兵中天皇的追崇者们心中长期压制的情感一下子喷发出来。本来自卫队就具有捍卫现体制(守护体制)的国家暴力装置这一性质,但在天皇葬礼后好像表现出比以往更为强烈的自觉意识。根据原统一幕僚会议议长栗栖及增原东部方面总监增冈等自卫队制服组高级将校的发言来推断,自卫队中大多数现役高级将官和中层骨干都抱有类似的天皇观,毫无疑问他们自觉地认为,自卫队的“使命”就是捍卫保守体制。
以此来看,此次田母神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背景、也是极其严重的问题。日本负有建设战后和平国家、和平社会的国际责任,即使从这一观点来看,对田母神及其类似的主张也是不容置之不理和忽视的。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上一篇:中东局势动荡暴露了西方两面派手法
- 下一篇:卡扎菲统治下利比亚唯权势阶级获益
相关内容
-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南京大屠杀
- 日本战败之后是真穷还是装穷?
- 1972中日是建交还是邦交正常化
- 历史上究竟是谁给日本起的名?
- 领土争端:日本对中俄两张面孔
- 日本:为什么亡国却带来了福祉
- 日本宗教:崇拜天皇与敬奉上帝
- 日本吞并琉球对今天中国的危害
- 日本与达赖为何热衷泛蒙主义?
- 日本人把中国放在解剖台上研究
本周排行榜
- 你一笑,全世界的花都开了
- 我们的热爱能走多远
- 对每一个日子怀有好感
- 人生是每时每刻的全力以赴
- 每个人的希望都熠熠闪光
- 但愿他年相逢,花开如昔
- 最好的时光是幸福地活在当下
- 柏林墙野兔:见证自由的没落与回归
- 赫鲁晓夫经历“逼宫”与“被逼宫”
- 关东大地震后谣言纷起让日当局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