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百家讲坛官方网站>> 经典阅读>>正文内容
中共智库著书研讨苏共倒台原因 >> 阅读

中共智库著书研讨苏共倒台原因

作者:边 文 来源:《凤凰周刊》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4日 点击数: ( 字体: )

 
  【内容摘要】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厦倾覆坍塌。20年后的今天,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中共党内一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人士认为:“尽管苏联剧变原因种种,但起主导、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蜕化变质,其蜕化变质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路线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路线。”
 
 
居安思危
 
  今年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3月1日,作为中共智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专著“《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发布会,来自中央部委、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有关官员和专家学者与会发言。
 
  这部47万余字的专著,是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慎明先生主持的“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课题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这个课题的前期成果是2006年制作完成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DVD教育参考片。该参考片及其解说词曾在海内外引起广泛注意和反响。俄罗斯出版了研究该片解说词的专著,越南《人民报》摘要刊登了该片的解说词。
 
  《居安思危》一书由绪论和八个章节组成,全面分析了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绪论指出,尽管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原因种种,但主要的,起着主导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蜕化变质。苏联亡党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所谓的“斯大林模式”,而在于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最终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居安思危》的出版得到中共党内一些理论思想界人士的积极评价,被认为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分析苏共亡党的精品力作”,“反映了著作者强烈的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战略意识”。“书中涉及的问题和揭示的历史教训,值得各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的共产党,特别是正在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认真思考。这正是这本书的主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本刊根据与会者发言纪要,在此摘要发表。摘要文本未经发言人确认,也不代表本刊观点。
 
  张全景(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这是《居安思危》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道理。苏联亡党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这种否定从赫鲁晓夫开始,及至戈尔巴乔夫时期。19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个“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进而攻击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这种所谓评价,使苏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最终导致其党亡政息。
 
  苏联亡党亡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居安思危》中讲到俄罗斯学者阿尔图宁的一段话:“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个人留下什么?工作人员在他的住地仅仅找到几双织补过的短袜子,几双鞋跟都已磨破的皮靴,两套军服:一套是他每天都要穿的,另一套是用于节日检阅穿的。”斯大林在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方面是令人称赞的楷模。当然,在其晚年也存在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的问题,特别是大搞“个人崇拜”,使党内滋生了特殊化倾向。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党风进一步败坏。戈尔巴乔夫时期腐败更加严重,特权阶层恶性发展,干部职务越高,特权越多。特权阶层不断利用各种手段,将过去对国有资产的支配权转化为实际的占有权。1991年,莫斯科上万名大富翁中,大部分都是原来的党政干部。所以,一位美国学者讲:“苏联共产党是唯一一个在自己的葬礼上致富的政党。”
 


分享按钮分享到凤凰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百家讲坛》杂志网站无关。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